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为唐、宋两朝科举取士及由进士入相的人数变化统计情况。这反映出宋代(     
时期登科人数宰相人数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
唐朝660312322
宋朝45640135111
A.推行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B.考试程序及录用更趋公平
C.国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得以加强
2 . 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以中朝御外朝,加强皇权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侍中掌控决策,位高权重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2023-02-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为视角,对图1、图2和图3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每一幅地图的解读都要有时间、内容、影响三要素。)
2023-02-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宰相等重臣拟定谏官候选人名单,而皇帝掌握最终定选之权,皇帝“亲阅人才”,圣断后经由中书除授、侍中封驳方能定案。谏官拟定,皇帝以“御笔”“手诏”等形式公之于众。由此可知,宋代的谏官选拔制度(  )
A.形成了分权制约的体制B.有效提高了决策科学性
C.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D.加强君主专制主义集权
2023-02-0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他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从多个方面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哪些具体措施。每个朝代举1~2例即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的。
2023-01-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 97 中学 (金英外国语学校)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242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士大夫所重之名,以美德高行为主,如表列举了当时的几种主要美德。这体现了当时的选官制是(     
久丧对父母守丧三年或加倍;对举主、故将行孝三年
让爵父有高面长子应袭,逃避不受,以让其弟
避聘避聘不就或让亲属
报仇家有仇怨,奋身图报
报恩故吏对举主,弟子对业师等
A.科举制B.宗法制C.察举制D.郡县制
2022-09-06更新 | 1066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时,贯谊上《治安策》。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汉景专时,晁错上《削潘策》,主张削夺王国封地,

——演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北宋初年,宋太祖问计宰相越普:"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越普答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类。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接编自司马光《谏水纪闻》


(1)贾谊和晁错上书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指出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太祖“问计赵普”的背景。
(3)宋太祖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进士科考试由礼部侍郎主持,应试者与侍郎有亲戚故旧关系的,由考功员外郎主试;宋代规定应试者有亲戚在本州为官或为主试官时,由各路转运司主试。这一规定(     
A.体现了科举制公平公正原则B.有利于消除统治集团的矛盾
C.扩大了封建政府的统治基础D.扩大了官吏集团的人才来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