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对下图所示解读正确的是,该制度(     
A.巩固了汉代的中央集权统治B.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被汉武帝改造后逐渐稳定化D.在本质上与分封制相同
2023-02-21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2 . 随着佛、道等新兴文化在中国纷起.传统儒学也多分枝权.解读分歧甚重,面对这一局面,唐朝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场梳理和规范;除此之外,唐朝还将前朝制度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包含三省六部官制、科举制等核心制度的规整体系。由此可见,唐朝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于(     
A.对外交流B.兼收并蓄C.整合创新D.坚守传统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商人社会流动一览表

流动途径

现象描述

科举入仕

科举入仕向普通民众的开放实际上是国家把政治权利这样一种社会稀缺资源从贵族官僚手中向下移动的结果,富民阶层(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最大受益者。宋朝社会逐渐出现了“士商对流”的局面。

以富攀贵

宋代门阀政治的消亡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上就是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宋代婚姻重财,而商人作为财富力量的代表,自然在以财买婚、攀附上层时得以大显身手。“榜下捉婿”之风在宋代盛行。

捐纳买官

捐纳买官是平民阶层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手段与阶梯,官是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需要出发,民是从向上登进的富贵实益着想,双方出于各自的需要,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社会契约式的互惠体系。宋仁宗时商人就开始买官,而宋徽宗时情况更加严重。大观四年臣僚们的奏言中指出:“朝廷以三路财用少乏,边储未丰。近年以来,出颁假将仕郎等告牒,比之往岁,不啻数十倍。凡富商巨贾,乘时射利”。

——据冯芸《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宋代社会结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商人社会流动”进行合理解读。(12分。要求:观点明确、解读合理、逻辑清晰)
4 . 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时期的监察体制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地方督抚定期在十道监察区巡回监察
B.六科给事中主要负责纠察内外百官
C.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
D.监察御史开代表皇帝巡行地方之先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0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一统”理念贯穿于中华数千年文明的全过程,经过历朝历代的总结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总体而言,“大一统”理念从秦朝到汉朝时期经历了“实践”“成熟”两个主要阶段的演进过程。

——根据李龙、刘玄龙《“大一统”理念的法学解读和时代底蕴》


结合所学的秦朝或者汉朝知识,用史实论证其是如何实现和巩固“大一统”的。(要求:写一个朝代即可,至少写出四个以上史实)
2023-11-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晚期丝织墨书“张掖都尉棨信”。“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棨信”是古代传递命令的信物或过关凭证。对该文物解读正确的是(     
A.说明西汉对张掖己置郡管理B.张掖郡是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C.表明蔡伦改进造纸术还没有传至张掖D.是研究汉高祖开疆拓土史的重要实证
7 . 《元史·百官志》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元朝实行的是四级地方行政机制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③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④这一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23高三上·浙江金华·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A.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C.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D.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2-11-10更新 | 306次组卷 | 8卷引用:模拟卷02-2023年高三历史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22-23高三上·黑龙江齐齐哈尔·阶段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历代有关科举制度史料。

朝代出处史料
唐朝《通典》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
两宋时期《金史》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终金之代,科目得人为盛
明朝《明实录》科举是国家取人材第一路,不可滥
清朝后期《梦蕉亭杂记》末世不察,至薄帖括为小技,而未审先朝驾驭英雄之彀,即在乎此。科举一废,士气浮嚣,自由革命,遂成今日无父无君之变局
民国时期《孙中山全集》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实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A.中举的都是底层民众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选拔了大量实用人才D.加强了北宋的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