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清朝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
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2021-11-23更新 | 170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西省高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史料记载,1384年9月14-21日,皇宫收到奏章1000多份,共3000多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B.设立尚书台为正式国家机构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朝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以记载明朝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大明会典》中,并未把“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之下。这主要是由于
A.内阁并非法定机构B.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C.内阁职责有名无实D.翰林院是行政中枢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0-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县二中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会要》记载,明太祖特设通政使司,直接对皇帝负责,“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均实封奏闻”,洪武、永乐年间,“实封皆自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由此可见当时
A.通过增设中央机构约束相权B.行政改革以澄清吏治为主旨
C.建立了完备的行政监察体制D.君主专制权力得到显著强化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初胡惟庸案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群臣奏胡惟庸等罪,请诛之。于是,赐惟庸、陈宁死。”《明太祖实录》
因汪广洋案株连,“出胡惟庸等并六部官擅自分给,皆处以重罪,翌年处死胡惟庸。《国初事迹》
“御史中丞……亦以惟庸阴事告。帝大怒,乃诛惟庸、宁并及节。《明史》

A.胡惟庸因谋反被明太祖所杀B.胡惟庸被杀的记载不符合史实
C.宰相胡惟庸是被冤枉的D.胡惟庸被明太祖下令处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史料记载,(大学士)“票拟批答, 以平允庶政”,“常侍天子殿阁之下, 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这说明明代内阁的主要职能是
A.跪受笔录承旨办事B.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C.抑制宦官权势扩张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料记载:“世祖章皇帝(顺治帝)亲政之初,即日至票本房,使大学士在御前票拟。康熙中虽有     拟旨之例,而机事仍属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     承旨……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矣。”其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入
A.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B.南书房——宰相——军机大臣
C.中书省——南书房——参知政事D.南书房——内阁——军机大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
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
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
2020-05-09更新 | 1566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