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以一个公司作比喻的话,皇帝是董事长,宰相就是总经理,内阁是秘书部,而内阁首辅只是董事长的私人秘书。”这说明内阁的主要职责是
A.皇帝的侍从顾问B.主持朝政大事C.替皇帝批答奏章D.管理六部官员
2021-11-22更新 | 404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明代之前,皇帝临时派出办理重大事务的官员,称谓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官员的权限相对较小。明代,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二字。到清代,钦差大臣承办的多是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B.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
C.封建统治危机曰益增多D.地方自主权力得到加强
2021-08-23更新 | 151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朝中大臣为了争夺阁权,爱恶交攻,睚眦必报,排斥异己,不择手段,相互攻讦,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这表明
A.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阁臣弄权是明亡的主要原因
C.内阁倾轧成为明朝惯例D.封建制度在明朝发展到顶峰
4 . 乾隆二十七年,乾隆谕军机大臣:“伊犁建造城堡,设立将军,驻防屯田,与其三年一次派兵更番戍守,何如即以凉、庄兵丁携眷迁移较为省便?”从而做出了调八旗兵携眷驻防的决策。乾隆此举主要意图是
A.加强满族与维吾尔族之间的联系B.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C.促进新疆与中原各地区经济交流D.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洪武十年(1377年)七月,朱元璋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稍夺中书省的“关白”之权,十一年三月又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这表明
A.明初中央地方矛盾尖锐B.君主专制渐趋加强态势
C.朱元璋已经废除了丞相D.明朝权臣擅政现象普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

材料二: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知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比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内阁由明到清的发展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内阁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2020-07-09更新 | 12782次组卷 | 132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如图为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南德宏南甸宣抚司署。



(1)李斯主张建立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是怎样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的?有何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2020-06-10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周、秦两代创制“大变局”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宰相委员制”是指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二说明唐朝这种行政体制的特点。
(3)材料三中作者为什么会持明清两代“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请结合明清时期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020-06-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
A.秦朝推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北宋文官任知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