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朝阁臣的选任,万历以前大多是通过“特简”,即由皇帝不通过吏部,或由现任阁臣们推举、或由宦官们援引、或采纳大臣们的举荐、或由皇帝亲自选拔而直接下旨的方式任命。从万历开始,多是由“廷推”产生,即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内阁成员产生方式的变化侧面反映出(     
A.内阁政治地位提高B.官员选拔日益公平
C.内阁掌握了决策权D.君权受到朝臣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2023-03-01更新 | 258次组卷 | 118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2022-12-05更新 | 890次组卷 | 17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雍正认为,衡量一个统治王朝是否合法、合理,应以其是否有“德”为标准,而不应以其是何民族建立的政权为标准。任何一个民族的统治者,只要他顺应民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具备“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中央政权的大统。雍正的这种主张(     
A.是为民族压迫做辩护B.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体现社会矛盾的激化D.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机构,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明朝在西南设土司,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担任;清朝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央集权B.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扩大了地方权力D.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2022-11-28更新 | 553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分封制度下,各诸侯国和大夫在其采邑内都自行其是。秦统一六国以前,宰相的权力只局限在他所处的宫廷内部,极为有限。但在中央集权建立以后,各地官吏统归皇帝任命及宰相直接管理,皇帝与宰相之间的互动就对整个国家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君权与相权就成了中国古代两千年来政治生活的中心所在。秦朝是中央集权称县制的草创时期,关于君权与相权如何平衡、各管什么,没有明确的规章条文。到了汉初,宰相往往都可任职到离世,临终前皇帝还会征求宰相对皇位接替者的意见。而汉武帝即位后,宰相就像走马灯一样:第一年卫缩,第二年案婴,第三年许昌。破坏宰相终身制无疑加强了皇帝对宰相的支配权,等于宣示相权来自皇权。宰相逐渐降格为执行皇帝旨意的幕僚长,很难发挥对皇权的牵制和约束作用。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侵夺相权、强化皇权,汉武帝还开始设立内朝来与外廷对抗。

——摘编自夏凡《镜子里的中国:三千七百年中华文明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认为单个宰相也好,集体宰相也好,再怎么制约,相权也都会对皇权形成制约。因此,朱元璋采取的做法是废相。废相以后,朱元璋直接指挥六部,自己决策,自己监督,自己搜集反馈,自己指挥所有的系统。如果朱元璋和他的子孙们一直这么干下去,也许政治制度史上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就永久解决了。遗憾的是,皇帝不可能直接指挥整个政治体制。朱元璋在实践中也不得不借助自己的顾问班子,即后来的“内阁”。在朱元璋统治期间,“内阁”的工作局限在提炼奏章内容和简单地处理文字方面,但朱元璋的后代没有他那样的精力和工作热情,甚至连奏章都懒得看,越来越依赖内阁。

——摘编自张程《制度与人情: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君相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君权与相权长期博弈的影响因素,并评价朱元璋废相举措的利弊得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由此可知明朝内阁(     
A.承担了丞相的职能B.与唐朝宰辅具有相同权力
C.具有最高决策权D.六部是其下属机构
2022-09-26更新 | 150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中期,皇帝因阁权过盛,重用吏部以对内阁进行制衡,吏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外廷之长。与此同时,为防范吏部权重,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与。这说明了(     
A.内阁逐步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B.有效规避了文官集团的斗争
C.内阁与六部共同协作制约皇权D.阁部制衡下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2-08-19更新 | 3384次组卷 | 5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高宗实录》载乾隆帝总结康雍乾三朝的政治传统:“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以下哪种说法印证这一观点( )
A.军机处的设立有助于君主独断军国大事B.康乾盛世使满洲统治得到广泛社会认可
C.密折制度使皇帝直接有效快速获取信息D.议政王大臣会议集思广益避免决策失误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张廷玉《明史》卷一〇九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狐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前期对传统中央官制创新的主要史实。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阁臣权力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明中期阁臣对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