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内阁利于正确决策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发挥辅政功能D.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张居正在位时三子登科,被认为是操纵科举的结果。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十年、十六年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众官员掀起前所未有的反对辅臣子弟登科的浪潮,并最终获得胜利,被禁考辅臣子弟及相关考官成为牺牲品。这一事件主要表明当时(     
A.人才选拔程序日趋规范B.官僚群体蔑视权威
C.辅臣权重影响科举公信D.社会公平得到彰显
3 . 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机构,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明朝在西南设土司,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担任;清朝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销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央集权B.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扩大了地方权力D.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2022-11-28更新 | 55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期,除了诸王府保留记室(即“秘书”)的编制以外,其余机关类似秘书的部门,基本取消。而且王府记室一般不能自行招聘,改由中央指派任命。即使是节度、观察一级的机构,另设“堂书记”职称,专门负责表奏书檄一类文辞的撰拟,也由中央统一任命。安史之乱后,藩镇权重,秘书聘用的权限逐渐下移。但主官与秘书相互勾结的现象基本被杜绝,现在我们见到的名臣奏议等,基本上都是各级官员自己的手笔。

——摘编自杨剑字《中国秘书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各级地方政府主官的责任比唐宋时大得多,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经济财税都要一起抓,甚至兼领军务,事实上,存在添置秘书相帮办理各种文书乃至机要事务的需求,于是自己出资聘请私人秘书,佐理公务,办理私人事务,撰拟书信,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清承明制的同时,各级官员自聘私人秘书的惯倒也被沿袭下来。但是往往出现“胥吏之舞弊,必情乎幕客之勾通”,因此“废幕”的呼吁不断。清朝中后期,包世臣就曾上书,主张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秘书。然而,新型秘书制度的确立,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

——摘编自杨树森(新编中国秘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宋对秘书职务管理的做法.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秘书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2022-07-23更新 | 54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代凡官员的奏本,需先送通政使司点验,再由内阁票拟后呈皇帝裁定。批本处和内阁照皇帝裁定的票签文字,用笔照录于奏本封面上,然后送六科发抄施行。乾隆十三年,清政府正式以密折取代奏本,规定密折无需经过内阁,直接送达御前批阅。据此可知,这种上奏制度的变迁
A.促使清廷公文日渐近代化B.契合加强专制统治的需求
C.规范了中央机构运行机制D.成为清廷政治衰落的诱因
2022-05-19更新 | 98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八校2022届高三5月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洪武三年,朱元璋为笼络功臣,“凡公侯伯封拜,俱给铁券”,获铁券者具有“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的法外之权。洪武五年,朱元璋又诏令工部铸铁榜“申诫公侯”,以特殊的法律对铁券的特权进行制约,甚至对恃功不法的功臣加以惩处。由此可知,明太祖时期
A.分封诸王引起政局动荡B.政策朝令夕改成为常态
C.专制主义呈现强化趋势D.崇文抑武政策重新确立
7 . 清前期设立台湾缺、烟瘴缺、沿边缺、苗疆缺等"边缺",由当地督抚就近拣选"熟悉风土"的官员,在提请吏部后调补地方各缺,且俸满后可不拘泥于辈分和资历,遇缺"即加优升"。这一举措
A.解决了吏部铨选官员的弊端B.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C.顺应了边疆民族自治的需求D.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022-03-23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皇帝便派遣亲信太监与总兵一同镇守地方。这种镇守中官“位诸将上”,在正德年间遍布各处,气焰甚盛。但后来,嘉靖皇帝一道敕书就全部将之撤回。这说明明代
A.专制体制的稳定性和成熟性B.初步建立权力制约平衡机制
C.宦官专权的现象已十分突出D.地方行政体制发生重大改变
2022-03-22更新 | 66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觉得中国古人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六个:

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做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

第二,如何防止军事集团把枪口对准统治者自己的胸腔?

第三,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做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

第四,如何对待皇亲国戚这些“自己人”,是用他们还是不用他们?

第五,如何对待社会基层力量,是尊重、利用还是控制它?

第六,如何处理中原政权(天朝大国)与周边政权(边陲小邦)的关系,是朝贡、羁縻还是直接治理?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选择其中的一个“政治难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3-09更新 | 1183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百校大联考高三4月文科综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
阁臣数(人)3037422512154
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
A.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的膨胀
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2021-10-14更新 | 1480次组卷 | 59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9年高考二模试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