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把力量较为强大的贵族,如尚父、召公、周公等派往战略要地。后来,又鉴于商代后裔五庚叛乱的教训,进一步分封自己的同姓和亲戚为诸侯。这一做法
A.实现了对地方的集权管理B.体现了君统和宗统的结合
C.说明西周社会长期不稳定D.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反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代实行“赐姓制度”,即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的原有之姓重新加以申命,如《左传》记载“周天子封舜后胡公满于陈,赐姓曰妫”。“天子赐姓”在当时
A.造成了大量新姓产生B.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
C.不利于族群间的融合D.旨在顺利推行分封制
3 . 周公东征后,再次分封异姓亲戚之国,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其主要目的是
A.强化中央集权B.加强西周统治
C.促进民族交融D.维护同姓诸侯
4 . 周宣王讨伐谋杀鲁懿公的伯御,引起诸侯不睦。因此,他想物色“能训导诸侯者”,最终选择了孝公(鲁懿公之弟),这与孝公能敬事耆老、善于倾听耆老教训并加以践行有很大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丧失规范社会的效能B.周天子权力受到分封制约束
C.西周政治具有耆老政治特点D.敬事耆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