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A.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2019-04-22更新 | 1948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安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019-04-19更新 | 28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封于鲁,称鲁公,他的次子则在周王室为卿士,称周公。西周晚期宣王初立,周公、召公辅政。周公辅政反映了当时
A.鲁国势力坐大威胁周王室
B.同姓诸侯维系周王室统治
C.世卿世禄保证了贵族特权
D.周公世系大小宗地位颠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世说新语·言语》载“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乃叹曰:“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则写道:“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这说明了中国传统社会
A.家庭伦理道德举上
B.家国一体社会观念
C.忠孝认知存在矛盾
D.宗法血缘思想浓烈
6 . 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周自文王以下到幽王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继位为王。由此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
2019-04-04更新 | 471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2019-04-01更新 | 188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大名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9月份半月考历史试题
8 . 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贵族特权B.强化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D.强化国家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祠规载:“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也。”由材料可以看出
A.家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B.家规与国典具有同等地位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家规、国典的核心
D.家规对维系宗族关系至关重要
10 . 钱穆曾说:“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依据上述“血统”实施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