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5 道试题
1 . 西周通过“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这一规定,为家族组织内部的血缘亲属关系划定了限界,把五服以外的小宗排除在家族组织之外。由此可知,西周的这一规定
A.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B.有利于消除诸侯割据的威胁
C.巩固了宗主的特有权力D.旨在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2022-03-05更新 | 54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东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表明了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2022-03-03更新 | 134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普通班)历史试题
3 .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推动了“家天下”局面的形成B.扩大了宗法关系,巩固了统治
C.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D.强化了周天子的专制权力
4 .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图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与下列制度有关的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察举制
5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022-02-15更新 | 130次组卷 | 54卷引用:河南省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西周时期,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之间,经常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成之国,以加强联系。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时期
A.分封制主要适用于姬姓贵族B.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的特权地位
C.分封制的实施巩固了宗法制D.宗法制的实施强化了血缘姻亲关系
2022-02-13更新 | 3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焦作市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283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开发区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进入当代社会,中国境内的冯氏族人在山东临朐县境内设立冯氏助学基金,奖励本族中品学兼优者,并资助贫困族人子弟的日常生活。这体现出的是
A.乐善好施B.等级秩序C.官僚政治D.宗法观念
2021-12-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礼记丧服传》中记载:“诸侯之子(非嫡长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者也。”材料中的规定主要体现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世袭制
10 . 《春秋左传》中记载:“昔先王之命日:王后无适(没有嫡子),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钓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些做法()
A.不利于王位的顺利继承B.表明王位继承方式发生彻底改变
C.说明宗法制遭到了破坏D.利于保证宗法制正常运转
2021-12-0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