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以前,贵族有姓又有氏,史料中提到的“百姓”通常是指贵族成员;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普通民众也开始有自己的姓,“百姓”也成为民众的通称。这一变化反映了
A.贵族已经被百姓所取代B.宗法血缘制度逐渐崩溃
C.诸侯地位已高于周天子D.宗法观念影响已经消失
2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
2021-02-28更新 | 912次组卷 | 9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的这一记载集中反映了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21-02-17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春雨国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底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人生孩子,决不会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父爱或母爱的需要,而要说是为了列祖列宗香火旺盛,祭祀不绝,血统延绵不绝。中国人要干一番事业,也不会说那是因为个人兴趣或野心,而要说那是为了“光宗耀祖”。这些现象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礼乐制
2021-02-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源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已经消亡
6 . 下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①②处应填入的是
A.内外服制、小农经济B.内外服制、井田制
C.分封制、井田制D.分封制、小农经济
2021-02-05更新 | 44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夏朝王位传子;商代王位传子或传兄;到了西周,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长子才能继承王位。这一变化(     
A.加快了井田制的瓦解B.维护礼乐制度的发展
C.减少王位引起的争端D.标志着分封制的形成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指出,商代继统制度以弟及为主、子继为辅,兄弟之间常有争位影响王朝稳定。涂白奎对卜辞等资料分析后,认为商朝继统制度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也是被王室内部认可的合法形式。据此可知,商朝“兄终弟及”的方式
A.获得了王室内部一致认可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弱化了血缘纽带关系D.加强了王族对权力的掌控
2021-02-04更新 | 16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训或单独刊印,或附于宗谱。家训传统传承至今说明
A.家族力量仍然强大B.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C.封建礼教束缚人性D.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10 . 西周的王位大致能以序继承,但东迁洛邑后,发生了多次王位危机,皆因幼庶受宠而出现的“匹嫡”(庶子地位同于嫡子)现象所致,其产生的影响一次比一次大。据此可知,“匹嫡”现象
A.说明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体现出分封制走向衰落
C.反映了周天子的权威加强D.表明嫡长子继承制遭破坏
2021-02-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