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5 道试题
1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在婚姻制度上进行了调整,“夏、殷五世之后则通婚姻,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西周实行“同姓不婚”,旨在
A.保证各级贵族特权地位B.利用血缘纽带巩固统治
C.重用王室加强中央集权D.封邦建国扩大统治疆域
3 .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有谓:“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下列选项中,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①“立嫡之制”是周定天下的主要动力   ②周开始由“诸侯之君”变为“诸侯之长”
③“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分封制        ④周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386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佐天子,“王者继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反映了选官标准发生根本性变革B.使得官僚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C.有助于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运行D.体现周朝加强了对地方管辖
2021-05-02更新 | 88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71次组卷 | 8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西周时期,国家的隆重祭奠,军事上的“帅师者受命”“治兵”“授兵”“献捷”,国与国之间的外交盟会,册命的典礼,每月的告朔听政等,都是在宗庙里举行。这说明西周
A.对外战争较为频繁B.宗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重要
C.礼乐制度严密规范D.借助宗庙加强宗族内部团结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诗经·周颂》中的祭文有谓:“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丕)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开始出现B.强调血缘关系维护政治联系
C.“家天下”的制度因此形成D.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主宰
9 . 在分封制下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这也是宗法体系,其中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绝对的大宗是(   )
A.周王B.诸侯C.卿、大夫D.士
2021-04-0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周礼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于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这一规定意在
A.维护分封统治秩序B.巩固西周礼乐制度
C.稳定贵族政治基础D.构建良好社会风尚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