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5 道试题
1 . 《论语学而》中“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入、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这说明先秦宗法制
A.维系了统治基础的人伦秩序B.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
C.孕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D.构筑了爱有差等的社会秩序
2 .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或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走向崩溃
C.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D.春秋时期礼乐制逐步走向崩溃
3 . 西周宗法制中.周王室享受大宗待遇的是
①周武王正妻所生之长子   ②周成王之妾所生之子
③武王之弟周公旦妻子所生长子   ④周宣王嫡长孙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4 . 《史记周本纪》记载:古公(周族先祖)有长子日太伯,次子曰虞仲,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生昌(姬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季公。据此可知,当时
A.王位继承制度十分混乱B.诸侯国内部争权现象严重
C.宗法继承原则受到重视D.兄终弟及是主要继承方式
5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4次组卷 | 7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春秋》记事秉笔直书
C.王位继承制度混乱D.外戚干政影响深远
7 . 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少子季历,季历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据此可知,当时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宗法制度尚未完善
C.等级秩序遭严重破坏D.周王已经实现集权
8 . 在西周社会伦理中,宗族成员间只论宗子与普通族人的关系,普通族人“虽富贵,不敢以富贵人宗子之家”。表现在丧葬制度中,大宗死亡,族人即使无“五服”之亲,也须为之“齐衰三月”。这说明,西周
A.依据财产多寡建立统治秩序B.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
C.依据血缘关系维护社会秩序D.通过丧葬制度巩固了分封制
9 . 清代时奉祀家族祖先的祠堂遍布全国各地,这一现象源于西周的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井田制
2021-08-3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教育豫北联盟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周人认为,德与祖先关系密切,周王要效法文武之德,贵族要效法祖考之德。这种观念在延续的同时也在变化。西周中期,周人已对祖先能否效法祖考之德提出了质疑。春秋时期,德为祖先所独占的观念发生改变,认为自己可以直接有德。这表明
A.人伦秩序是维系统治的关键因素B.观念革新助推人文精神发展
C.效法祖先之德适应加强王权需要D.礼崩乐坏诸侯权力膨胀失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