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对于宗庙依然恭敬有加,“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这说明战国时期
A.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地位B.各国君主仍然维护分封制度
C.传统的宗法影响依然存在D.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势
2 . 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有3个嫡子,但他想传位给贤能的小儿子季历。季历深感为难,他的大哥太伯、二哥虞仲主动避逃荆蛮后,季历方才继位。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方式得到认同
B.墨家选贤任能思想的影响
C.周礼文化辐射到长江流域
D.宗法制的基本原则遭破坏
3 . 汉语对长辈和晚辈的称谓,非常强调突出辈分,注重“尊卑有序”,常会出现有些年龄大的人称呼比自己小得多的人为“爷”“叔”等现象。这反映了
A.古代任用官员不拘一格
B.宗法观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C.上下级官员间官官相护
D.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削弱
4 . 《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说明
A.主张实行宗法制
B.宗法制利于巩固统治
C.强调统治阶级要“尊宗敬祖”
D.强调嫡长子继承制
2018·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朝时曾发生“九世之乱”,这场动乱持续长达百年,导致商朝一度中衰。这场动乱归根结底是因为王位传承归属,没有建立像样的制度。为了避免出现此类事情,周代创立了宗法制。这说明宗法制
A.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
B.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继承
C.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
D.有利于防止国家的分裂
2018-04-23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歌曲《国家》中有一段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君主专制
7 .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8 . “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材料强调的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020-07-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A卷)
9 . 下列内容不属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
2018-01-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