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这是一幅反映西周时期某一制度的漫画,其内涵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D.“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2 . 阅读“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下图),图中的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     )
A.天子B.诸侯C.士D.卿
2021-11-02更新 | 241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图1是根据这一资料设计的示意图

材料二:图2是大宗、小宗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西周在分封对象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
2020-10-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图1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2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A.嫡长子继承制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C.“国”与“家”结合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019-01-30更新 | 77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突出的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A.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B.皇权至上观念的逐渐形成
C.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
D.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些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
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D.“国”与“家”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西周时期鲁国的世系图,其中横线表示传子,竖线表示传弟,箭头表示弑杀争位,数字表示嗣位顺序。这最能表明当时的鲁国
A.未能遵循周代继承原则B.实行了王位世袭的制度
C.存在违背宗法制的现象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家国同构”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某学者为此绘制了如下结构图(见下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官僚政治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B.地主经济是古代唯一的经济形态
C.儒家思想影响了宗法观念的产生
D.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
2017-05-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图与我国古代早期某一政治制度有关联。下列关于该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②以嫡子继承制为最大特点
③以礼乐制度为维系工具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D.①②
2016-11-18更新 | 8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卷

10 . 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面对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孔夫于称之为“礼崩乐坏”,郭沫若称之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叶文宪《论吞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全球通史》

材料三: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四: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商业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017-05-0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