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

——张荫麟 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秦汉是官僚政治制度全面展开的时期,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都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若从政府机构来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九卿不仅从执掌上来说是皇帝家务与国家政务没有分离,而且“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地方上,随着督抚完成地方化,省一级有了统一的军政首长,省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角度,归纳秦汉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
2018-10-0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1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和春秋时期,国人是指居于国(城)中的拥有国家权力的人,国中上层贵族及国人仍以血缘姻亲关系相联结。他们是统治宗族的成员,皆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在君主废立、贵族派系斗争等方面都拥有广泛的权利;有财富拥有权;有从军作战的权利和义务,往往可以决定国家的盛衰成败。与国人相比,野人(居住在乡村的人)不能参与政治、当兵作战,原因即在于他们是被征服的部族或沦落的罪犯。

——摘编自胡新生《西周春秋时期的国野制与部族国家形态》

材料二 清前期基层社会的管理通过保甲来实施,保甲的主要职能是维持地方治安和督催乡民缴纳钱粮等。在20世纪初的立宪运动中,晚清政府设计了基层社会管理的改革方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市镇村庄屯集等地方,人口满五万以上者为“镇”,不满五万者为“乡”。城镇设“议事会”和“董事会”,乡设“议事会”和乡董、乡佐,负责督办本城镇、乡的教育、卫生、道路修建、农工商务和社会慈善公益事务。

——摘编自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春秋时期的国人参与国家管理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与清前期相比,晚清政府如何设计基层社会管理的改革?你如何评价这种设计?
2018-10-0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1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
A.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
B.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
C.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
D.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
2018-09-12更新 | 44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
4 . 中国同辈人名字,往往有一字相同,如曾国藩、曾国荃。这个字,叫“字辈”,用于加强感情联系,明确长幼尊卑。这是受下列哪个制度影响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均田制
D.宗法制
2018-09-11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周王此举有利于
A.强化血缘宗法
B.维护尊卑关系
C.凸显宗教信仰
D.加强文化认同
2018-07-07更新 | 70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测试题
6 . 在商朝前朝,商王对祖先的祭祀,往往只针对其上三代以内的直系尊长,而周祭是商朝中期以后商王及王室贵族对其祖先轮番和周而复始的祭祀。其基本方式就是将诸先王先妣以其世次、亲疏排入祀典——祭祀。周祭的出现反映出商代王室(       
A.对嫡系血统关系认知的深入B.在分封制上更注重王室贵族
C.在以周祭方式强化中央集权D.在王位继承制度上已臻完善
2018-05-18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验题
7 . 据《周礼》载,周王召见诸侯之时,向其中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往下动的“土揖”礼;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向同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向上举的“天揖”礼。材料的现象源于
A.世袭制
B.禅让思想法
C.分封制
D.宗法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
A.廷议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
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
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
2018-05-10更新 | 44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学情跟进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9 . 下面是两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们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2018-05-07更新 | 171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2017届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检测试卷
10 . 周代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与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国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疏远,甚至互相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取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阻碍官僚体制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