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
A.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
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
D.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
2018-04-17更新 | 52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1综合训练
2 . 明朝《虎墩崔氏族谱》中的“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A.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2018-04-08更新 | 523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 . 汉语中“父子”“婆媳”“君臣”“将士”“男女”“父母”“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
B.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
C.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4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鲁隐公)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鲁桓公)何以贵?母贵也。”这种立嗣方式
A.实施的目的是防止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祸乱
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D.表明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5 . 西周王室吸取殷商“暴民而亡”的教训,提出了一套“天命”观。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种思想
A.实现了西周统治权力高度集中B.解决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
C.打破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D.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西周时期鲁国的世系图,其中横线表示传子,竖线表示传弟,箭头表示弑杀争位,数字表示嗣位顺序。这最能表明当时的鲁国
A.未能遵循周代继承原则B.实行了王位世袭的制度
C.存在违背宗法制的现象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7 . 2017年10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的传统习俗。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上述材料
A.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宗法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B.可以从古代禅让制里找到历史根源
C.我们应该主要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去研究分析
D.所反映的古代制度,是我国官僚政治的开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

——《春秋·公羊传》

材料二 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间,史之阀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吕思勉认为:“封建者,统一之反也。封建之制废,则统一之业成矣。然后世又有为统一之梗者,则叛民、叛将之割据是也。柳子厚(柳宗元)谓秦有叛民,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而无叛州。盖郡县之设,既无世袭,不得私有其土而有其民,而又不假之以兵,其势固无从叛。”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大一统”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大一统”国家形式在战国时期面临的困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后维护“大一统”的制度保障。
2017-12-04更新 | 67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检测:第一单元测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由此可推断,这种“世族”
A.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
B.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
C.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
D.一直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2017-11-21更新 | 49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