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所谓“天”就是天理
C.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2018-11-28更新 | 346次组卷 | 32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由此可推断,这种“世族”
A.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
B.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
C.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
D.一直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2017-11-21更新 | 49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3 . 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封于鲁,称鲁公,他的次子则在周王室为卿士,称周公。西周晚期宣王初立,周公、召公辅政。周公辅政反映了当时
A.鲁国势力坐大威胁周王室
B.同姓诸侯维系周王室统治
C.世卿世禄保证了贵族特权
D.周公世系大小宗地位颠覆
4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说明
A.小国寡民的现象在当时十分普遍B.分封制下小农经济发展的影响
C.古代中国人口数量没有发生变动D.宗法关系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
5 .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制度的关系是
A.完全相同
B.互相冲突
C.继承发展
D.相互借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
A.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
B.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
C.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
D.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
2018-09-12更新 | 44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
7 .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
2019-10-20更新 | 265次组卷 | 35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必修1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题
8 . 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
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西周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2016-12-13更新 | 573次组卷 | 36卷引用:岳麓版2018秋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综合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B.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D.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2018-11-17更新 | 30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质量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