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宗法制度是维系同姓的纽带的话,那么同姓不婚制则是其补充,大宗百世不迁,同姓百世不婚,这是维系周代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的两条纽带,不可或缺。"这表明,同姓不婚制的实行
A.促进了宗法制的形成B.扩大了周朝统治基础
C.消弭了大宗小宗矛盾D.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2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019-08-13更新 | 738次组卷 | 61卷引用:《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 . 钱穆曾说:“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依据上述“血统”实施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4 .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
A.分封制度,天下归帝B.集权制度,天下归私
C.宗法制度,天下归嫡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
5 . 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016-12-13更新 | 1146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01 单元检测(学案)-2018版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历史(人民版必修1)
6 .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
2022-05-21更新 | 123次组卷 | 38卷引用:《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7 .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其诸子为争夺爵位而兵戎相见。按照当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齐桓公国君位置的是(  )
A.二儿子,齐桓公正妻所生B.大儿子,齐桓公最宠爱的妾所生
C.三儿子,与大哥同母,手握兵权D.四儿子,为齐桓公最喜爱的儿子
2020-12-21更新 | 423次组卷 | 24卷引用:【走进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练习01
8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这说明,分封制
A.起因于内部利益分配B.导致政权的频繁更迭
C.符合君王的个人意愿D.符合统治者长远利益
2020-10-18更新 | 4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1-期末检测卷(全册)【学业水平合格卷】
9 .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有谓:“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下列选项中,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①“立嫡之制”是周定天下的主要动力   ②周开始由“诸侯之君”变为“诸侯之长”
③“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分封制        ④周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386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B.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C.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D.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2019-07-26更新 | 534次组卷 | 40卷引用:综合训练专题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