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
A.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
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
D.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
2018-04-17更新 | 525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同辈的兄弟姐妹一般也不以名字称呼兄姐,否则会被视为没有家教,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先秦宗法制
A.蕴含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
B.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
C.凝聚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固化了爱有差等的秩序社会
3 . 明朝《虎墩崔氏族谱》中的“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
A.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C.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2018-04-08更新 | 523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绥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7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4 . 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进行学习,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词条也叫词目,是辞书学用语,指收列的词语及其释文。下列各词释文摘引自不同的工具书。

释文工具书
宗伯是古代专门管礼制的官职。《周礼》的宗伯一职,后世逐渐演变而成为礼部。宗伯有大小之分。大宗伯是正职,“掌以血祭社稷”;小宗伯是副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宗伯以下,有专管祭祀宗庙的官叫肆师。有专管丧葬冢墓的官叫冢人,等等。《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宗庙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孔颖达疏:“君出则长子留守宗庙社稷。”《战国策·燕策》:“燕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后世自大夫以下的宗庙都称为“家庙”。宗庙也可代称王室或国家。《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宗器古代宗庙祭祀所用的器物。《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重之以宗器。”杜预注:“宗庙礼乐之器,钟磬之属。”《国语·叔向贺贫》:“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宗法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统远近来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其主要精神就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做法是划分大宗、小宗,以此达到巩固封建的世袭统治。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

利用材料与所学商周政治制度史的相关知识,编辑关于“宗法制”词条的释文。(要求:明确写出释文内容,层级清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由此可推断,这种“世族”
A.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
B.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
C.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
D.一直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2017-11-21更新 | 499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2017-10-02更新 | 183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
A.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2017-08-24更新 | 1073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
A.在西周以后走向消失
B.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
C.是国家政治制度核心
D.成为法律规范的源头
2017-05-13更新 | 364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
A.分封制B.宗法制
C.等级制D.礼仪制
2016-12-12更新 | 22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2011学年云南省蒙自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2016-11-27更新 | 266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