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9 道试题
1 . 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的王位,这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表明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
C.禅让制得到恢复
D.宗法制增进了五国关系
3 . 下面是根据《吕氏春秋》一书中记载的内容所绘制的。这主要反映了
A.纣的生母刚开始地位低
B.纣的父亲没有遵守禅让古训
C.宗法制在古代有所松动
D.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4 .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以下关于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宗法关系的依据
B.制礼作乐导致宗法制度的形成
C.宗法制确定了权力传承的标准
D.宗法制度仅适用于天子和诸侯
2019-10-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认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创制”主要指实行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
②西周政治以血缘为纽带,保留贵族色彩
③“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拥有较大的独立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4次组卷 | 98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五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泰国流亡海外的华裔前总理英拉和哥哥他信,都是泰国第四代华裔,为客家人后裔,2019年1月5日上午,他们再次回到祖籍地——中国梅州丰顺塔下村祭祖。这种现象
A.说明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B.体现了血缘宗法观念的深远影响
C.体现了中泰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D.反映了“家国一体”观念深入人心
9 . 商周时期,国家对外征伐与祭祀宗庙的活动,被视为同等重要,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先秦的典籍中,亡国与亡家是并提的,亡国之君经常是背着祖宗的神主在阵前乞降。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说明了当时神权大于王权
B.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对外征伐推动国家的发展
D.折射出天子的绝对权威
10 .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从世家大族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的家教、家规,传递的都是种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下列各项与此现象相关的是(  )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