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幽王废嫡立庶后,政局动荡,幽王被弑。春秋初年,郑国共叔段与其兄郑庄公争夺王位,失败后逃往共地。据此可知,当时
A.宗法制顺应时代潮流B.共叔段认识到宗法制弊端
C.旧制度面临着新挑战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
2 . 春秋晚期,周景王去世后,其庶长子姬朝多次作乱,甚至将其弟周敬王逐出洛邑而自立为王,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六年后,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返回洛邑并夺回“正统”。周敬王的成功复位表明当时
A.分封体制彻底崩溃B.宗法原则仍受重视
C.诸侯恪守忠君义务D.晋国霸主地位稳固
3 . 西周晚期,鲁武公嫡出次子姬戏因得到周宣王的赏识和支持而取代其长兄继位为鲁君。十年后,鲁武公的嫡长孙伯御兴兵杀死姬戏,被鲁人拥立为君。周宣王知道此事后,又出兵“平乱”,改立姬戏的弟弟为鲁君。据此可知
A.周宣王的行为破坏了宗法原则B.各诸侯国的内政受到周王干涉
C.西周晚期已出现中央集权趋势D.周天子通过废立国君强化权威
4 . 在西周社会伦理中,宗族成员间只论宗子与普通族人的关系,普通族人“虽富贵,不敢以富贵人宗子之家”。表现在丧葬制度中,大宗死亡,族人即使无“五服”之亲,也须为之“齐衰三月”。这说明,西周
A.依据财产多寡建立统治秩序B.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
C.依据血缘关系维护社会秩序D.通过丧葬制度巩固了分封制
5 . 周人认为,德与祖先关系密切,周王要效法文武之德,贵族要效法祖考之德。这种观念在延续的同时也在变化。西周中期,周人已对祖先能否效法祖考之德提出了质疑。春秋时期,德为祖先所独占的观念发生改变,认为自己可以直接有德。这表明
A.人伦秩序是维系统治的关键因素B.观念革新助推人文精神发展
C.效法祖先之德适应加强王权需要D.礼崩乐坏诸侯权力膨胀失控
6 . 西周将王畿之地之外的广阔地域分封给同姓或功臣,让诸侯管理封地。随之而来,如何约束诸侯等社会管理层,便成为西周朝廷面临的关键问题。西周的解决方案是以宗法制来维系分封制,通过宗族认同以培育政治认同。这说明西周政治的显著特征是
A.权力日益集中化B.地方管理分散化
C.家国一体共主化D.政治关系地缘化
7 . 商朝前期实行一夫多妻制。西周建立后,周公对婚姻制度进行了改革。《礼记·曲礼》载∶“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殡、有妻、有妾。”只有“后”为真正的妻子,其余都是身份不同的妾。这反映了
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下降B.周天子的权威得到强化
C.权力传承方式发生变化D.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国的宗法血缘制历史悠久,其精神长久地保存在中华文化中。下列成语可作为这一历史现象的佐证的是
A.空前绝后B.跋前疐后C.光前裕后D.瞻前顾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019-06-08更新 | 12592次组卷 | 13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
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D.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