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面表格为尧舜禹时期相关史实的记载。据此推断,该时期
记述出处
尧舜时期.已设有辅佐他们的四后、十二牧、司空、士、共工、虞、佚宗、典乐、纳言等官职《尚书.尧典》
舜命皋陶作“士”(国家法官);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告灾肆赦.怙终贼刑《尚书.舜典》
到禹时,“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史记.夏本纪》
A.形成了严密的官僚体系B.原始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C.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D.具备了早期国家基本雏形
2022-02-23更新 | 61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据祭祀坑与甲骨卜辞中的用牲记载,商朝用于各种仪式的牲畜往往少则数头、数十头,多则二三百头,甚至经常准备着上千头牛。这反映了(       
A.商朝与方国间的战争频繁B.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高超
C.商朝时牛耕技术得到推广D.商代畜牧业得到较大发展
3 . 成书不早于西周的《周易》中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有学者认为其中的“鬼方”为“远方”。随着甲骨文的出土,学者认识到高宗是商王武丁,“鬼方”为当时的一个部落。这表明
A.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运用新史料可推动历史研究
C.商王依赖征伐维护统一D.《周易》的记载不尽符合事实
4 . 《尚书·商书》记载:盘庚与大臣“恭承民命”定了新都;周初的《洪范》有“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的记载;《周礼》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这反映了商周时期
A.民主政治有所表现B.民本思想初露端倪
C.专制王权受到限制D.民意起到决定作用
2021-03-21更新 | 990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4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
A.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B.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D.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文献记载,“夏铸九鼎”是王权的象征,“夏后氏官百”是指夏朝有不少官吏。这可用于说明夏朝
A.结束了多个部族分立局面B.政治权力机构较简单
C.具备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D.仍然是部落联盟组织
7 . 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这反映商朝末期
A.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状态B.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C.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D.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