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
D.分封制
2 . 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
C.君主专制
D.分封制
2019-01-05更新 | 156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3 .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
A.统一性与集权性
B.统一性与制衡性
C.分散性与松散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
4 . 在西周时代,除了中央直接分封各路诸侯外,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再分封。诸侯一般将中心地区留给自己直接统治,其余土地再分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一一卿大夫,此类封地称为“采邑”,卿大夫也将自己分得的采邑再分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一一士,称作禄田。于是,全国就形成了一个以王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由四周拱卫的统一的等级分明的宗法分封政治结构。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体现了周天子高高在上的君主专制权威
B.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C.体现了西周宗法中嫡子继承的血缘关系
D.体现了周代礼乐文明下君臣的文化联系
5 . 为了统治从黄土高原到黄河南北以及沿海的广大的被征服地区,周天子分封本族兄弟亲属到各被征服地区去建立国家。材料中的“国”是指 (  )
A.诸侯B.城邑C.郡守D.县治
6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时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史料出处
“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孟子•公孙丑下》
“武王杀纣而继公子禄父,使管叔、蔡叔监禄父”《尚书大传》
“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逸周书•作雒解》
“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廊,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是为三监《帝王世纪》

A.商朝和西周是联盟关系
B.西周最先在殷实行封建制
C.“三监”应该为先代贵族
D.西周对商朝故都监察严密
7 . 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对此,《尚书》记载:“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这说明
A.孔子继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思想B.《尚书》是研究此历史的唯一证据
C.西周确立的宗法分封制具有优越性D.周人认为天命、道德是治乱的关键
8 .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9 . 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B.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
C.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
D.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
2017-12-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10 . 周王族作为原商朝西方的一个“小国”战胜强大的商王国,成为中原新的统治者,不能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周武王克商后“自夜不寐”、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状态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表现。在“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的思想指导下,周初统治者
A.将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给同姓亲族
B.建立了内外服制度
C.加强中央集权
D.采取了分封政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