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周人后世子孙追述周初分封情况时曾说:“周公吊(痛惜)二叔之不咸(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周文王)之昭也。邗、晋、应、韩,武(周武王)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注:昭、穆、胤指宗庙次序),据此说明西周
A.以同姓宗族为主层层分封B.专制主义体制初步建立
C.在原有邦国内建立诸侯国D.以土地为基础实行分封
2 . 据《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仔细观察《秦灭六国示意图》,秦所灭六国中属于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的是
A.②B.④C.⑤D.⑥
2020-03-11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0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3 . “冬十一月己巳朔(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chong)伤,不禽(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下列有关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宋襄公的举措表明孟子“春秋无义战”的观点有误
B.“寡人虽亡国之余”的“国”指的是商
C.泓之战充分体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孔子的建议没有得到宋襄公的采纳
2020-01-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周公东征后,以成王命,把殷旧都及畿辅之地封给文王少子康叔,国号卫;把一部分殷遗民封给纣的庶兄微子启,以存殷祀,国号宋;把奄国的旧地封给周公子伯禽,国号鲁;又封太公望之子于鲁之北,国号齐。卫、宋、鲁、齐分别位于下图中的

               西周分封形势图
A.②⑤③①B.⑤②④③C.⑤②③④D.②⑤④③
5 . 鲁国,周朝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下列对鲁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姬姓封国中位居最东                            ②春秋晚期孔子诞生于该国
③根据同姓不婚原则,晋鲁两国可通婚        ④稷下学宫因位于鲁国国都稷门而得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曲阜原为商人聚居之地,《礼记》记载:“成王以周公为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凡四代(虞、夏、殷、周)之器、服、官,鲁兼用之”,《诗经》记载:封鲁公“以为我周家之辅。谓封以方七百里,欲其强于众国”。这反映了周初分封鲁国的动因有
①协助王室,控制地方   ②继承并推广周的文化
③论功行赏,奖励周公   ④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12-12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0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7 . 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2019-12-11更新 | 788次组卷 | 12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0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学考)
8 . 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新制度”包括
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嫡长子继承制④郡县制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2019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9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如图周代分封的诸侯国中,王族之间可以相互通婚的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9-11-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101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摘自《左传》《史记》等

材料二: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如下简表)

时期秦汉隋唐
高层政区州(东汉)布政使司(省)
统县政区路、府、州府、州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州、县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Ⅰ》《历史必修Ⅰ图册》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周、秦地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地方政治制度“使后无战攻之患”的原因。
(2)请完成材料二表格中括号部分的填空。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高层政区”设置的历史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