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冬十一月己巳朔(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chong)伤,不禽(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下列有关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宋襄公的举措表明孟子“春秋无义战”的观点有误
B.“寡人虽亡国之余”的“国”指的是商
C.泓之战充分体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孔子的建议没有得到宋襄公的采纳
2020-01-0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考历史试题
3 . 据史料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先代贵族
B.少数民族首领
C.同姓亲族
D.功臣
2019-10-23更新 | 86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
2019-10-10更新 | 14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卷
5 .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A.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B.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D.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2020-10-25更新 | 44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五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商朝时期,虽然其统治区域很大,但是方国、部落遍布全国,时而臣服,时而反叛,连年征伐,人民困苦不堪。而商王对于臣服的一些方国、部落,虽采取了加封侯、伯等封号的做法,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这一史料主要用来论证
A.商王控制范围有限B.分封制形成的背景
C.嫡子继承制的滥觞D.中央集权的必要性
7 . 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都是重要的史料。如图器物可以佐证的是
A.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B.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
8 .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该史料所载事件可能发生在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046年D.公元前770年
9 . 史料记载周代诸侯“春秋来承王命”,“诸侯春秋受职”。这些规定主要反映了
A.周王直接控制了封国
B.宗法关系渐趋瓦解
C.周朝的统治基础扩大
D.隶属关系的制度化
2019-03-2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届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历史
仔细阅读史料是解读历史的重要手段。以下文字详细的记载了有关西周分封制度的内容。

分鲁公以大路,大旂(旗),夏后氏之璜(玉),封父之繁弱(良弓),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聚集)其分族,将其丑类(奴隶),以法则(效法)周公,用即命(遵从王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小国),祝、宗、卜、史,备物(祭祀器物)典策、官司(百官)彝器(礼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故城)。

——《左传定公四年》


问题
(1)材料中分封的对象是谁?
(2)材料中分封内容的类型有哪些,并用材料内容来举例说明。
2019-11-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练习(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