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西周建国后,将“殷民六族”分赐给鲁公,使其“帅其宗氏,辑其分族……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给予康叔(卫国)以“殷民七族”和其它权力,便于其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对以上记载分析正确的是
①分散了商朝遗民的力量②说明鲁卫两国处于王畿地区
③利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④体现了诸侯权利义务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西周初年,武王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域各为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封姜尚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周初所封的诸侯有数百个,其中姬姓者五十五人,然其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稳定了政治局面B.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C.以同姓分封为主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 . 西周分封制之下,受封诸侯从周天子那里不仅得到了土地、民众和表示身份与权力的彝器等,还得到了因地制宜的行政权和开疆拓土的军事征伐权。这一现象有助于
A.扩大国家统一局面B.突出血缘宗法色彩
C.调整地方行政体制D.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2021-06-07更新 | 56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4 . 西周时期,周成王分封周公子伯禽于东夷所在,命其效法周公,使东夷完全臣服;分封弟叔虞于夏朝旧地,命其“启以夏政”;分封武王弟康叔于商人故土,命其“启以商政”。据此可知,西周(     
A.强化地方基层治理B.延续前朝统治模式
C.统治方式灵活变通D.形成宗族共治格局
2021-06-01更新 | 436次组卷 | 3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乙卷)
5 . 有学者对西周某一制度的评价是:“它带有鲜明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军事殖民色彩,造成了宝塔式的贵族统治体制”。该制度应该是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
6 . 周公率师东征,使周王朝对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成为了现实。他的儿子伯禽由于父亲的功勋,被封于山东曲阜,建立鲁国。“其分器之多,土地之广,人民之众,实非他国可比。”这说明分封制
A.受封者以王族成员为主B.有益于加强对地方统治
C.任人唯亲阻碍阶层流动D.激化了封国之间的矛盾
2021-05-21更新 | 510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姬发按照夏商两朝的惯例,对尧、舜、禹和纣等的后代实行分封。直到周公旦完成东征之后,才通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逐步完善分封制,这就是“周初大分封”的由来。这说明“周初大分封”(     
A.有利于周天子权势的上升B.体现了部落向国家的过渡
C.使国家可以有效控制地方D.是对武王分封原则的继承
8 . 周代实行分封制,各封国的贵族需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图1中的
A.①B.②C.③D.④
9 . 周武王克商后,周人视故土为本位的意识强烈,将洛阳称作“东国洛”。周成王迁宅于洛阳后,洛阳地区被周人明确为“天下之中”的“中国”,不再属于“东国”范围。这一变化
A.消除了诸侯割据的隐患B.体现了集权体制的确立
C.反映了关中经济的衰落D.促进了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10 . 据文献记载,楚人是殷人的后裔,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其创始君主是熊绎。《史记·楚世家》曾载:“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据此可知,西周初期
A.构建了大一统王朝的国家制度
B.分封了异姓诸侯以拓展疆域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确立了君主独尊的集权意识
2021-05-09更新 | 979次组卷 | 1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