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汉书地理志》记载,周初姜太公始封于齐时,周公问姜太公:“何以治齐”,太公说:“举贤而尚功”。而当姜太公问周公何以治鲁时,周公说:“尊尊而亲亲”。两国治理理念的差异说明
A.封建宗法制度走向衰落B.齐鲁区域竞争激烈
C.地域文化存在着差异性D.西周王室权威下降
2 . 《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这体现了(     
A.宗法制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先秦时期宗法制度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C.政治权力和物质财富的等级世袭D.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
3 . 西周时,每一个受封的诸侯国都是周王室的一个军事据点,是王室的地方代言人,代行周的统治。这些诸侯国对王室承担着的义务中最重要的是在军事上形成对王朝的护卫。这反映了
A.“天下为公”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2021-03-29更新 | 584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4 . 西周武王封姜尚为齐侯,都营丘。姜尚率部“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由此可知,分封齐侯
A.改变了西周血缘分封的原则B.体现了官僚政治确立
C.有利于巩固西周贵族的统治D.导致了地方争端加剧
2021-03-19更新 | 76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据史料记载,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20世纪80年代,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
A.宗法等级制森严B.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C.周朝统治中心在随州D.分封制遭到破坏
2021-03-11更新 | 357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五县市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屡(燕)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克进驻侵(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对此文物,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印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B.佐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史实
C.展现了周代青铜器工艺水平D.反映克因为立了战功而受封
7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西周分封制
记述出处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

A.利用宗族关系来维护政治认同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使贵族集团形成森严等级序列D.有助于周文化的传播
8 . “贵族政治”曾是古代中西方社会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承殷制,王朝贵族架构的大格局是内外服:周天子有其直接控制的“王家”土地,王室中的公、三有事等执政诸侯(多称“伯”)各有封邑,是为内服,即王朝核心地区;拱卫、效力于王室的侯、男等贵族则处于王朝东部(东国)南部(南国)北部,藩篱于外,是为外服……无论内服贵族、抑或外服贵族,均有其世袭封邑,经济上自给自足,又有其宗族、臣属、军队或私家武装,故随着王室的衰微,外服诸侯及若干内服贵族日渐强大和独立。在此趋势的推动下,内外服的界限逐渐模糊。

——刘源《“五等爵”制与殷周贵族政治体系》

材料二   在以前,雅典的政体是贵族政治。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不仅依靠他们的财产,丙且依靠他们世袭的贵族出身。梭伦改革对世袭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给以沉重的打……(他)为非贵族出身的新兴富有阶层开辟取得政治权力的途径。财产的特权代替了世袭的特权,富人的政治代替了贵族的政治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内外服”的格局对西周统治的影响,并归纳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搦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梭伦如何从经济层面改变雅典的“贵族政治"?“财产的特权代替世袭的特权”指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局限性?
2021-02-05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新东方】绍兴高中历史00016
9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
朝代西周
制度郡县制行省制
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官僚政治

表格中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A.①分封制②中央节制地方B.①宗法制②中央节制地方
C.①宗法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

材料三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有何关系?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29更新 | 25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小卷-专项0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