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据下表可知,这些方位观念
周人的方位观念出处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左昭右穆”左祖右社”《周礼》
“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尊省西向,卑省东向"《礼记》
“内诸夏外夷狄"《公羊传》

A.体现了王政的神权色彩B.反映周人严谨的地理意识
C.规制了周朝的政治秩序D.表明西周已形成地缘政治
2021-10-1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2 . 西周初年,摄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这一举措
A.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推动了各地间经济文化的交流D.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3 . 正如许倬云指出的那样:“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 封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据此可知,分封制
A.加速了新官僚制度的建立B.使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C.部分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D.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扩展
4 . 周朝礼法规定,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报告政绩并献奉财物。而春秋时期,诸侯朝见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鲁国君主朝见周王仅有两次,齐桓公则一生未朝见周王。这表明
A.宗法制开始解体B.分封制受到挑战
C.礼乐制不复存在D.集权制初步形成
5 . 《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宗法制
6 . 西周时期,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材料反映了当时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
2021-09-06更新 | 885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0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发展(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7 . 《晏子春秋》中记载:“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著之于帛,申之以策,通之诸侯……材料信息说明当时
A.井田制仍然长期存在B.郡县制已在齐国普及
C.丝帛是主要书写材料D.分封制尚未完全解体
9 . 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分封诸侯国B.推行郡县制
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
2021-08-16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6月天津市和平区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卷
10 . 有学者指出,春秋时期“有土地运动,却无土地市场”“土地运动主要是在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进行的”,其方式有封赏、迁徙土著以重分土地、索取、以土地作政治性交换、对土地作政令性调整等。该学者强调当时
A.地主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B.分封制度逐步走向瓦解
C.铁犁牛耕推动了社会变革D.土地转让引发社会动荡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