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姬发按照夏商两朝的惯例,对尧、舜、禹和纣等的后代实行分封。直到周公旦完成东征之后,才通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逐步完善分封制,这就是“周初大分封”的由来。这说明“周初大分封”(     
A.有利于周天子权势的上升B.体现了部落向国家的过渡
C.使国家可以有效控制地方D.是对武王分封原则的继承
2 . 周代实行分封制,各封国的贵族需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图1中的
A.①B.②C.③D.④
3 . 周武王克商后,周人视故土为本位的意识强烈,将洛阳称作“东国洛”。周成王迁宅于洛阳后,洛阳地区被周人明确为“天下之中”的“中国”,不再属于“东国”范围。这一变化
A.消除了诸侯割据的隐患B.体现了集权体制的确立
C.反映了关中经济的衰落D.促进了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4 . 据文献记载,楚人是殷人的后裔,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其创始君主是熊绎。《史记·楚世家》曾载:“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据此可知,西周初期
A.构建了大一统王朝的国家制度
B.分封了异姓诸侯以拓展疆域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确立了君主独尊的集权意识
2021-05-09更新 | 980次组卷 | 1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据此可知,柳宗元认为分封制
A.由古人所处客观环境决定B.与圣人个人意志紧密相关
C.促使国家由松散走向紧密D.有利于周代政治稳定发展
6 . 周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成王时,“周公迁殷顽民于成周(洛邑)……周公亲自监之”。对该现象理解最为准确的是西周
A.分封先代贵族后代B.实行礼乐等级制度
C.周公辅佐成王执政D.治理国家因时而变
2021-05-01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周朝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媵(yìng)妾制度兴起。周天子将王室之女嫁给诸侯须以侄、娣从媵陪嫁,并规定两同姓(姬姓)诸侯国也出两陪嫁女,陪嫁女又各有两人从媵,并规定“诸侯- -聘九女,诸侯不再娶”。周天子这种做法
A.是实行分封制的体现B.确立了王权至上地位
C.干涉了诸侯国的内政D.有利于加强地方控制
8 . 有学者指出,与异族联姻贯穿于西周王朝始终,并成为其政治特色之一。据文献记载,西周十二王的王后来自西羌族的较多,如武王后邑姜、成王后王姒、康王后王姜、昭王后王祁、穆王后王俎姜等。这种联姻
A.促进了西周王朝迅速崛起B.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宗法制
C.有利于多元一体国家发展D.形成了华夷之辨的民族观
9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这一做法
A.体现了中国历史的延续B.有利于巩固新兴的西周政权
C.实现了周朝的集权统治D.说明了周人的政权基础薄弱
10 .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克殷后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反映了
A.西周分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商朝未能实现对地方有效管辖
C.血缘分封制成为中央集权的基础D.商周君臣关系是宗法制主要区别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