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6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西周封建社会的上层,因为君统与宗统的叠合,政治伦理和亲族伦理也为此合而为一,于是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规整为忠孝仁信礼仪诸项,成为社会的行为规范。这说明西周时期
A.确立了森严的政治等级秩序B.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理念
C.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开始形成D.分封制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学者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揉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该观点认为分封制
A.确立中央集权体制B.是对东方的殖民活动
C.推动地方融合发展D.埋下春秋动荡的隐患
2021-12-25更新 | 660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周公东征后,再次分封异姓亲戚之国,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其主要目的是
A.强化中央集权B.加强西周统治
C.促进民族交融D.维护同姓诸侯
5 . 明末清初江南大儒陆世仪指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顾炎武则,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这说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弊端
A.主要在官员任期方面B.在于没有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影响中央集权的发挥D.使地方政府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
6 . 何兹全在《中国文化六讲》中认为,夏、商时期的王就已是周围部落方国的共主,但各方国仍是独立的邦国,而周时多了一个分封,从而向统一走近一步。由此可见,分封制的实行(     
A.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促进了国家统一的实现
C.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D.消灭了部落方国的存在
7 . 有学者说,分封制对于周王室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在统治前期极大地巩固了天子的权威;面对于周边蛮夷之地来说,实则是一场从上而下的浩大的“文化殖民”。该论述反映出
A.西周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B.分封制传播了西周文化
C.周王借分封制实施文化专制D.周王室崇尚以文治国
8 . 下表是齐桓公葵丘会盟和晋文公践土会盟对比表。这种变化体现了
会盟时间参加国家周王是否参加
葵丘会盟前651年齐、鲁、宋、卫、郑、许、曹周王派代表参加
践土会盟前632年晋、齐、鲁、宋、蔡、郑、陈、莒、邾、秦等周王被“召”来

A.周王权威趋于下降B.齐国的实力弱于晋国
C.宗法分封逐步强化D.诸侯国之间更加团结
10 . 在甲骨文中,商代的“王臣”主要为商王所有,平时在商都附近活动。然而,到了西周晚期的时候,“王臣”的范围变得前所未有的扩大,整个周朝除周王以外的人都属于“王臣”的范畴。“王臣”内涵的扩大
A.说明中央权力的集中B.源于分封制的推行
C.反映了宗法制的解体D.加速礼乐制的崩溃
2021-06-02更新 | 46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