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9 道试题
1 . 据考证,商朝可辨别的方国有150余个,方国大多是聚族而居;西周共有71个诸侯国,诸侯国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他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这反映出(  )
A.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D.西周统治区域的扩大
2 .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代,楚不贡苞茅,鲁不入贡赋,秦晋陈兵河上,延不勤王。郑人执王使伯服,晋人围郑,祝冉射王中肩。这反映出
A.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B.周王丧失天下大宗地位
C.传统政治体制全面崩溃D.诸侯之间争霸战争频繁
3 .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西周中晚期的时候,周王室又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如申国、郑国都是由中晚期时的周宣王分封的。由此可知,分封制(     )
A.有效地强化了中央集权B.实现了西周的长期稳定
C.为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D.在西周得到持续性贯彻
2022-02-27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4 . 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摒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强化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保证了王权绝对独尊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5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政治制度示意图,该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
6 .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与“公室”的争斗愈演愈烈,其结果各诸侯国的“公室”程度不等地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这反映了
A.西周的分封制彻底崩溃B.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
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D.礼崩乐坏局面推动社会的变革
2022-02-20更新 | 715次组卷 | 1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原是商代重要属国奄国所在。周公允许鲁国采用商的一些措施和政策,以便更好地保证政治权力的通达。鲁侯伯禽受封时不仅带去了周人氏族,还随迁了六个殷人氏族。周人允许殷人以宗法大家族的形式对本族人进行管理。这反映出西周分封
A.导致王权衰微B.淡化了宗法血缘
C.利于族群融合D.挑战了贵族政治
8 .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把力量较为强大的贵族,如尚父、召公、周公等派往战略要地。后来,又鉴于商代后裔五庚叛乱的教训,进一步分封自己的同姓和亲戚为诸侯。这一做法
A.实现了对地方的集权管理B.体现了君统和宗统的结合
C.说明西周社会长期不稳定D.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反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分封制的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商代,甚至更早。周文王联合周围的许多诸侯国和部族灭商建周。为了笼络前朝遗民,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到商的统治中心区:为了防止叛乱发生,他分封的主要是同姓贵族。周统治者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赐给受封的诸侯,诸侯有权将封地内的土地和居民再分封给自己的亲族。同时,各诸侯必须服从、臣服于周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在周天子需要时调集自己的军队供周天子差遣。这样以分封制为基础,周朝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同时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材料二   春秋初期,秦、楚、晋等大国都已设有县。县最早设在这些大国的边境地区,诸侯往往在征战中灭掉一个小国,就在原来的行政区内设县。因此县是直属于国君的统治地区,常常是国君到边境上处理军国大事或重大问题的地方,也就是说这时的县具有边防重镇的性质。这些县里的贵族和"国人"都被编制成军队,军队的长官也就是县的长官,叫作"县尹",或者尊称为"县公",就是一个县军队的统帅。秦统一后,郡县制开始推行到全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川宝《探寻"封邦建国"到郡县制的演变的奥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时期分封制的主要对象,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县”的特点,并简析春秋战国时期推行县制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任选两个关键词,拟定一个论题,再补充一个相应的关键词,并对该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论述过程要运用所选择和补充的关键词,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