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史载:周襄王时期,戎人入侵,王室要求齐国救援,“齐令诸侯各发卒戍周”;周敬王时期,王室发生王子朝之乱,周天子征诸侯兵戍周,最终平定叛乱。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具有天下共主地位B.分封制已走向崩溃
C.周王室有效控制了地方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020-11-19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周分封制是我国重要制度。据以下史籍叙述正确的解读是
记述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普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
A.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D.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2020-10-14更新 | 223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3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出周朝以崭新的风格实行统治B.说明分封制来源于古代圣人的意志
C.体现了早期政治制度带有神权色彩D.隐含着作者对“封建”的批判倾向
4 .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有谓:“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下列选项中,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①“立嫡之制”是周定天下的主要动力   ②周开始由“诸侯之君”变为“诸侯之长”
③“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分封制        ④周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386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诗经·鲁颂》祭祀乐歌有谓:“王(周成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周朝始祖)!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②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本人受封于鲁
③分封制适应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 ④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021-03-01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绍兴历史高三下【00042】
6 . 左传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囤,牛有牧,以待百事。”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
A.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
C.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性D.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7 . 王国维先生认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结合所学,下列选项对王国维先生观点解读最合理的是(  )
A.西周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延续性
B.礼乐制度开始成为最基本的政治关系
C.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D.西周政治权力开始出现王位传子制度
8 . 王国维先生认为:“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结合所学,下列选项对王国维先生观点解读最合理的是
A.西周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B.西周宗族关系开始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C.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D.西周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2020-06-20更新 | 46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新余一中、樟树中学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创新班)试题
9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2020-04-07更新 | 23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苏北四市(徐、连、淮、宿)高三元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18-19高三上·北京西城·期中
10 .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材料一   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弟弟叔虞被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改国名为晋。春秋早期,晋国是北方强国,其国君晋文公名列“春秋五霸”之一。春秋后期,晋国的权力逐渐被几家大夫掌握。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室的土地。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这三家为诸侯。对此,北宋史家司马光认为:君臣名分就像天尊地卑那样不可改变,名分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而周王对三家分晋之事非但不加惩罚,反而予以正式承认,是自坏纲纪,最终导致周朝的衰亡。


(1)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二   清朝后期,有关施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王韬指出,英国长期没有内忧外患,是世界头号强国,而貌似强大的法兰西帝国则土崩瓦解,正显示了政治制度的优劣。中国应以英国为学习对象。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浪潮中,康有为指出:“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他还向光绪帝上《日本变政考》等书籍,坚定后者变法的决心。20世纪初,日俄战争爆发,中国的立宪派认为这场战争是立宪、专制两种政治制度的竞争,日胜俄败的结果充分说明立宪制度优于专制制度,所以日本才会以小克大,以亚挫欧。从而在国内掀起了新的立宪运动的浪潮。


(2)根据材料,指出清末各阶段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共同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18-12-10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