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2 .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2016-11-27更新 | 867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3 . 《史记·十二诸侯表》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此记载实质上反映了
A.西周以来维护统治的分封制已经崩溃
B.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C.诸侯盟主实际上已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D.争做盟主是东周时各国战争的主要目标
4 .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立
2016-11-21更新 | 1124次组卷 | 43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6 .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时至今日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016-11-18更新 | 631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016-11-18更新 | 2912次组卷 | 64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
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2016-08-16更新 | 324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