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
A.等级
B.血缘
C.嫡长子继承
D.世袭
2019-05-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区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都是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到西周晚期,却出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西周“授民”制度的逐渐推行和深化
B.西周分封以同姓王为主体
C.井田制下用奴隶集体劳动
D.西周比商统治区域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制度下,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
A.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等级
B.对诸侯区别对待引起了动乱
C.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的核心
D.亲戚成为分封制的重要依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桓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中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德行为。这些史实反映了
A.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
B.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
C.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D.儒家学者高度关注民生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天子之豆(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一宴饮礼仪反映出西周政治生活的突出特点是
A.等级森严
B.血缘至上
C.层层分封
D.中央集权
2019-01-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即少数民族),不与之盟。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这主要反映了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宗法制度逐渐崩溃
C.民族矛盾彻底消失
D.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7 . 顾炎武说:“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分封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制度
B.分封制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
C.顾炎武没有历史地看问题
D.分封制带来诸侯的兼并,郡县制造成统治者的专制腐朽
2018-12-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封藩建卫”是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稳定了周王朝的政治秩序
B.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在依据
C.巩固和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
D.有利于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9 . 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
A.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
B.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
C.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D.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
2018-11-19更新 | 368次组卷 | 2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10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
A.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