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陕西周原董家窖藏裘卫盉(盉:酒器),盖内刻有铭文132个字,记载了西周一个名叫矩伯的奴隶主为换取觐见周王的礼器和礼服,分两次付给了裘卫1300亩土地。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从而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从中可以看出
A.青铜铸刻铭文成为社会风尚
B.商品经济发达,商人地位高
C.原有的社会秩序出现了动摇
D.井田制瓦解,土地买卖频繁
2017-12-13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周礼·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这反映出
A.周朝社会动荡战争频繁B.周王室的军队数量庞大
C.天子产格控制诸侯军队D.分封制下等级秩序森严
3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黄河附近筑堤自保,甚至还恶意将灾害引致邻国。战国时,赵国曾将黄河决堤以浸淹齐魏。这说明
A.礼乐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B.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C.分封制严重阻碍农业发展
D.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楚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鼎是王权的象征B.周天子对王国控制松弛
C.西周诸侯国强盛D.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2016-11-27更新 | 692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
A.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2016-11-27更新 | 226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2020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周代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C.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2016-11-27更新 | 524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导论》中说:“封建社会是各有封疆的,各各关闭在各自的格子里面……诸侯们各自涨破了他们的各自格子,……郡县的新国家,便逐渐形成,其姿态与性质,与旧的封建国家决然不同。到战国时,七国乃至九个大强国,几乎全是郡县的新国家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分封的诸侯国是小国寡民B.战国产生了中央集权国家
C.各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D.郡县出现适应了争霸需要
9 . 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2016-11-21更新 | 96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2017学年重庆市彭水县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10 . 春秋时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表明春秋时
A.郡县制普遍建立B.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
C.宗法制得到加强D.田地广阔,百姓富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