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6 道试题
1 . 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A.强化了等级秩序B.巩固了西周统治
C.扩大了地方权力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2 . 《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又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按等级递减)。”这段记载反映了
A.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
B.周朝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
C.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无政治隶属关系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3 . 影视剧常见的台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自己血缘愈近的人愈靠得住,血缘关系愈远,“失信”则会频繁。这种认识有可能是下列哪些历史现象长期存在的思想基础
A.君主专制
B.中央高度集权
C.宗法宗族意识
D.文字、度、量、衡的全国统一
5 . 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礼乐制度的破坏B.井田制度的瓦解C.分封制度的崩溃D.诸侯势力的崛起
6 . 《史记·殷本纪》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这反映了
A.后世姓氏均源自商朝分封制
B.后世分封的诸侯王均取国姓
C.商代某些姓氏与分封制有关
D.商朝的分封制具有血缘色彩
7 .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
A.地方的管理方式上
B.选拔官员的方式上
C.经济政策的制定上
D.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
8 . 王国维《观堂集林》载:“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其所肯定的周王朝崭新政治制度有
①立嫡立长之制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封建子弟之制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通过分封制完成对国家的控制,分封的同姓贵族主要分布在富庶的中原地区,异姓贵族主要分封在边疆与戎狄接壤的地区。关于这种分封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A.异姓国燕国成为周北疆的屏障B.同姓国宋国统治商朝遗民
C.同姓国齐国成为东方制夷堡垒D.同姓国鲁国建设文化中心
10 .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成就了晋文公“取威定霸”的业绩。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河南温县)会盟齐、宋、鲁等诸侯,周襄王被召唤赴会。这说明当时
A.处于西周末期,宗法分封制崩溃B.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
C.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D.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