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81次组卷 | 258卷引用: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考古成果与历史遗迹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来源

材料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文化情况简表

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
时间
跨度
距今
7000-5000
距今
6000-5000
距今
5300-4300
距今
4500-4000
距今
4200-3600
特色
文物
彩陶盆
玉龙
玉琮
蛋壳黑陶杯
铜镜
分布
范围
黄河中游辽河上游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黄河上游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宜侯夨簋

部分铭文释意:“在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对宜地进行占卜之后,命令虞侯夨(cè)说: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

材料三



里耶秦简

部分内容释意:“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的政令文书,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关官吏与部门,并予以执行……”


(2)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并简述其作用。

材料四


悬空寺三教殿,位于山西大同,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殿阁内雕塑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

——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魏晋至唐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

材料五 明中叶以后,粮食、棉布、生丝、食盐、烟草、瓷器等都成为主要的商品。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苏、杭是丝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拥有数十万人的瓷都。商业大城市有三十余个。北方的工商业城市比较少,南方则占了绝大多数。民间大小交易多用银,政府的田赋、徭役、工商业税、海关税乃至官吏俸禄、国库开支,也大都是以银折价,以银计算。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皖南民居——徽商曾经辉煌的印记
(4)依据材料五,概述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3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二者的相同点是
A.是国家治理的形式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与宗法制密切结合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4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对地方的治理。历史上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图。

图1

图2

图3

(1)阅读三幅地图,说说其对应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何种地方行政制度,并对相关制度进行简要评价。概括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总趋势。

材料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不可只用“黑暗专制”四字一笔抹杀的,在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存在着开明性。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职权划分最重要的便是皇权与相权的划分,在相权制约下君主的专制统治有一定的开明性。从中国古代政府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制度、选官制度等的设置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在君主专制下具有明显的开明性,即君主也要按照一定的法理、传统政治理念实行统治,而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除去制度设置的保障,儒家思想对君主的道德修养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主,使其不能实行绝对的独裁专制,而要在统治中注重民意,在专制下实行一定程度的开明统治。

——《史学前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


(2)从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2022-08-01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由此可知
A.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B.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C.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D.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
2020-03-13更新 | 621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020-11-22更新 | 396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 700-公元前 300 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是
A.大禹建夏,家有天下B.青铜帝国,甲骨传世
C.共主衰微,列国争雄D.始皇巡游,张楚立国
9 .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为了加强周天子的政治统治,西周实行了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内外服制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分封制B.禅让制C.内外服制D.皇帝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