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
2 . 西周建国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握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上控制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B.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
C.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利于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3 . 何兹全在《中国文化六讲》中认为,夏、商时期的王就已是周围部落方国的共主,但各方国仍是独立的邦国,而周时多了一个分封,从而向统一走近一步。由此可见,分封制的实行(     
A.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促进了国家统一的实现
C.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D.消灭了部落方国的存在
4 . 《左传》记载:“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周王室利用血缘关系巩固统治B.周王室统治范围得到扩大
C.“家国一体”的观念已深入人心D.国家治理的集权特色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种“掺沙子”(     
A.瓦解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原社会结构B.不利于当地社会秩序和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周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有利于扩大周王朝的边疆管理区域
6 . 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各地诸侯以为犬戎进攻,都带本部兵马急来救驾,诸侯们在得知无事后愤然而归。这就是家喻户晓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该典故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西周统治尚能维持B.分封制趋于崩溃
C.中央集权统治强化D.周幽王昏庸腐败
7 . 周王室通过分封将土地划分给诸侯,诸侯拥有分封土地的资源和收益,也需向周王室进贡。分封后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这说明分封制(     
A.实现了王权的至高无上B.确立了“家天下”的统治
C.对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权D.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格局
8 . 周灭商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C.导致地方势力不断膨胀D.奠定了中国的疆域版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729次组卷 | 25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数次点燃烽火,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各诸侯懊恼不已。周幽王能数次戏弄诸侯源于分封制下(     
A.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B.诸侯需要加强地方控制
C.诸侯需要扩大统治范围D.诸侯需要服从周王调兵
2022-07-07更新 | 52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