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2017-10-02更新 | 182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
A.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
B.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
C.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
D.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
3 . 王国维先生指出:“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据此可知
A.宗法制产生于西周时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C.宗法制存在于统治阶层
D.商朝时候国家权力传子不传兄
4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
A.功绩B.品德C.血缘关系D.才能
2017-09-15更新 | 317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5 . 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周王室必须和异姓诸侯国通婚。各级贵族也是如此,必须和异姓的贵族通婚。周人的这一制度
A.体现王权衰落的趋势
B.利用分封维系家族亲情
C.凸显了西周中央集权
D.有利于巩固周王室统治
6 .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政治制度史时完成的示意图,它对应的学习内容是
A.禅让制B.郡县制
C.礼乐制D.宗法制
7 . 《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
A.分封制的必要性
B.宗法制的合理性
C.立嫡制的合法性
D.世袭制的重要性
2017-02-17更新 | 304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016-12-13更新 | 114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廷续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016-12-12更新 | 18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哈32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