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cuī)。”。这段文字说明了(   )
A.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B.民本思想观念的产生
C.祖先政治上的威望增强D.宗法观念的不断削弱
2 . 据《左传》记载,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①分封制                      ②内外服制                    ③宗法制                            ④均田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1-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左传》中记载:“王后无适(嫡子),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这则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宗法制度越来越完善B.占卜方法具有权威性
C.王位继承有内在规则D.德行是择君首要依据
4 . 《白虎通义.德论》记载:“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血缘B.财产C.宗教D.地域
2022-07-08更新 | 58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记》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管蔡之乱说明了
A.宗法制确有建立必要B.分封制必致地方叛乱
C.周公确有夺位之想法D.分封血亲易导致对抗
6 . 《礼记丧服传》中记载:“诸侯之子(非嫡长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者也。”材料中的规定主要体现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世袭制
7 . 商朝甲骨卜辞中有女性主持出兵祭祀的记载:西周金文关于出兵祭祀的记载则全是男性担任主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的宗法制度较为完善B.西周的礼乐制度更加规范
C.金文比甲骨文更具可信度D.西周对军事活动更加重视
2021-09-14更新 | 82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时期,臣谏簋铭文中记载臣谏因为自己儿子已亡,就把同母弟引庸的长子倐(shū)上报邢侯和周王,令倐继承自己的职位。此现象说明
A.宗法制继承原则被破坏B.宗法制度实际中更灵活
C.礼乐秩序开始出现松动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9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4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天津市蓟县一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据史籍记载,商代约550年间共传17代商王,而西周270余年间却传了11代周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制度因素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
2021-04-22更新 | 31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