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秦始皇死后最小儿子胡亥继位B.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长孙继位D.清朝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 . 西周在婚姻制度上进行了调整,“夏、殷五世之后则通婚姻,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西周实行“同姓不婚”,旨在
A.保证王位世袭制度稳定B.利用血缘纽带巩固统治
C.重用王室加强中央集权D.封邦建国扩大统治疆域
3 . 下图为商代王位传承示意图。图中横箭头表示兄弟关系,竖箭头表示父子关系,斜箭头表示堂兄弟或叔侄关系,数字表示即位顺序。该图示内容表明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确立B.王位继承缺乏制度规范
C.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D.血缘宗法关系影响深远
4 . 据《吕氏春秋》记载,商王帝乙曾有意传位于其长子微子启,但太史据法不允,因微子启出生时其母尚未被立为正妃;帝乙死后,按规立三子辛为王,即商纣王。材料说明商朝时期嫡长子继承制
A.成为王位继承的定制B.已被统治者基本认可
C.重视继承人母族势力D.激化了贵族内部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帝乙的长子启,因其母亲非正妻,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故继承帝位。材料说明(  )
A.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父权家长制B.殷商时期已经实行嫡长继承制
C.分封制加强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D.宗法观念规范了社会生活习俗
6 . 西周初期,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统治阶级内部确立了“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其根本目的
A.确保分封制的顺利实施B.消弭商朝政治的影响
C.保障周王室的内部团结D.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7 . 材料由于传统史书对于殷商历史叙述过于简略,故一度有人质疑其是否存在。甲骨文发现后,殷商的历史得以证实。甲骨文记载的商王世系继承与《史记》所载不尽相同,并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甲骨文反映出商代祭祀分为不同等级,祭祀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云、星、山川河流等诸神,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甲骨文还记载了商王与其它地区的朝聘贡巡之礼、军事联盟之礼、贵族之间的通婚之礼等。

—摘编自陈戌国《中国礼制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甲骨文反映了商代哪些社会状况?

(2)简述甲骨文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