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3 . 西周王朝建立前,太公将君位传给季历(太公少子,文王之父),文王将君位传给嫡次子姬发(武王)。西周初年,周公(武王之弟)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武王嫡长子周成王,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受到了巨大冲击B.嫡长子继承制已经开始实施
C.王位继承方式尚不固定D.“兄终弟及”制仍有较大影响
4 . 《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影响这一规定出台的渊源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井田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①②处应填入的是
A.内外服制、小农经济B.内外服制、井田制
C.分封制、井田制D.分封制、小农经济
2021-02-05更新 | 444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6 . 据记载,周代在王位继承上,若周天子没有儿子,则由同母嫡弟继承王位,其他异母庶弟则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才有继承权。由此可知,周代王位继承
A.开创了世袭制度B.体现了等级分封制
C.遵循了宗法制度D.沿用了商代继承法
2021-01-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主要说明殷商
A.王位世袭制遭破坏B.嫡长子继承制不健全
C.诸侯势力不断增强D.分封制遇到严峻挑战
8 .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书中,“兄”字意为祭祀时排在前面且能开口向祖先说话的人;弟通“第”,即除兄之外的依次排列次序。下列制度中,与这两个字内涵相关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井田制
9 .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其诸子为争夺爵位而兵戎相见。按照当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齐桓公国君位置的是(  )
A.二儿子,齐桓公正妻所生B.大儿子,齐桓公最宠爱的妾所生
C.三儿子,与大哥同母,手握兵权D.四儿子,为齐桓公最喜爱的儿子
2020-12-21更新 | 423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10 . 甲骨文在记载商王世系继承中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这说明了商代
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B.原始宗教意识淡化
C.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D.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