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皇帝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皇帝制度出现后,皇帝的居处称“行在所”;所用车马称“乘舆”;经皇帝批阅的文件称“御批”;皇帝之印称“玺”。材料反映出(     
A.皇帝专称减少了对皇权的限制
B.皇帝制度顺应了当时历史潮流
C.封建皇权随时代发展逐步强化
D.封建皇帝在当时具有独特权威
2022-03-22更新 | 30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这些称谓(  )
A.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B.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C.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2021-10-19更新 | 473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辽宁卷)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秦王朝,皇帝是绝对的主宰,最高皇权与三代以内的家庭结合,父家长与皇帝直接合一,排除了旧的宗法制度对皇权的约束,从宗族的家天下走向家庭的家天下,从重王室宗族转到重皇帝、皇帝家庭。这表明秦朝(     
A.君主至上的地位逐渐形成B.父系家长制开始处于统治地位
C.中央对地方实现垂直管理D.实现了最高权力向君主的集中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廷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于是建藏书之策。

——《汉书·艺文志》

材料三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廷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儒学在秦朝的境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前期为复兴儒学采取的措施,用一句话概括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史记》

材料二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秦始皇以什么方式来取名号?其奠定后来的什么制度?其名号制度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李斯为什么主张郡县?综合上述材料,全部过程体现了什么制度?
2021-09-0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疆域图,下列产生于这一朝代的历史事件是
   
A.进行商鞅变法B.创立皇帝制度
C.形成文景之治D.出现光武中兴
2021-05-0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7 . 论及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有学者指出“百代都行秦政法”、“秦虽死犹存”。下列对秦朝政治风格的描述准确的是
A.“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D.“儒臣入直,仅备顾问而已”
2021-04-21更新 | 827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暨阳联谊校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秦至清,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本质上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B.君主权力受到挑战
C.中央集权体制破坏D.君主专制被推翻
9 . 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发展

延续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国家形态是历史合力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阅读下列时间轴,回答问题
(1)写出A、B、C所示的三个历史时期。
(2)写出秦、隋、元三朝创设的制度(机构)各两例。
(3)概括大一统国家巩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皇”字在秦朝以前常用于美化人们想像中能主宰一切的天神,比如“皇天”,后来逐渐演变为天神的本身的称号;而“帝”字在春秋以前多指冥冥之中的“上帝”。据此可知,秦始皇采用“皇帝”称号的主要目的是
A.突出皇帝独尊的地位B.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C.证明皇权的合法来源D.论证君权神授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