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中央官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下图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中①、②分别是
A.大学士、刺史B.大学士、郡守C.丞相、刺史D.丞相、郡守
2 . 钱穆指出,封建时代贵族管家称宰,秦汉统一后,家宰就变成了国家政治领袖,管国家政务。汉代皇室事务,照例都归御史中丞管,御史中丞隶属于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隶属于宰相。这可以说明汉代
A.宰相由贵族私官演化来B.封建旧制度遗蜕罄尽
C.家宰职权扩大威胁皇权D.保有家国一体的特点
3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象征宗族统治的六冕之制,改戴通天冠,而且吸收了各国的冠服制到新的官员服饰体系中,如将原赵国的貂蝉冠定为武将之冠,原楚国的獬豸冠定为法官之冠等,秦朝改革冠服旨在
A.改变落后习俗风尚B.确立皇帝独尊地位
C.构建新型官僚体系D.革除地方割据势力
4 .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是古代中国政制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九卿"职责表格(注:"九卿"既是官衔,又是官署之称)


材料二     唐“六部”职能表格



(1)据材料,指出秦九卿与唐六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唐代六部机构中,"吏部""户部"分列前两位,说明其原因。
(3)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指出其反映的时代变化。
5 . 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旨在
A.加强君主的独断裁决B.监督制约丞相的权利
C.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D.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
6 . 秦朝的户籍简牍,类似于今天的“户口簿”。其特点是一木简记一户,又称“户版”“户籍”,是征发赋役的依据。据此推测,最有可能使用此类简牍的“九卿”是
A.奉常B.太仆C.将作少府D.治粟内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封泥是继秦兵马俑、秦简牍之后,秦地下文物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考古专家初步整理研究,秦封泥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职官、地理、文字、书法、印玺艺术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右丞相印”是代表秦代最高级别的孤品官印,比起一般的秦封泥,“右丞相印”封泥更大、字迹更完整。

这批秦封泥,第一次完整地勾画出秦官僚机构的网络图,系统地揭示了一批鲜为人知的都邑郡县及宫殿苑囿名称,是后人研究秦历史、地理演化的一部“活字典”。同时,它还第一次准确地提供了为数可观的秦官印及其模式,是我们今天建构篆刻艺术的重要“资料库”,秦封泥上的文字结构方正平整,是秦代官方推崇的规范的“雅化”风格,引导印文书法趋向平整方正的生动体现。

秦封泥以秦代文字书法的原真性和秦代篆刻艺术的原真性的双重身份,见证了中国书法和中国篆刻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原补充了秦代历史、地理的诸多空白。

——李向红华艺婕《秦封泥:跨越秦汉的封缄“密钥”》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有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0-02-10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C.
D.
2019-11-11更新 | 574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0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机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几经嬗变。观察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回答:
(1)写出上述图表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名称及对应的朝代。
(2)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个制度所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19-11-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5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10 .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官员职能
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其外交事务
宗正主管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主管国家财政
少府主管皇室财政
A.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
B.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C.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D.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