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中央官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以下关于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形成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体制
C.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度全国推广
D.秦律的颁行不能改变秦朝仍是人治社会的现实
3 . 《后汉书》记载:马严,字威卿。拜御史中丞,赐冠帻衣服车马。严举劾案章,申明旧典,奉法察举,无所回避,百寮惮之。由此可见,马严
A.掌公卿章奏,纠察百官,权力颇重B.职权上属于地方官员,与刺史互补
C.其官位在东汉位列三公,位高权重D.其监察职权能左右皇帝的决策大权
4 . 关于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计算秦郡数量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到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
A.《史记》的记载B.秦代竹简的记载
C.史学家的观点D.民间的传说
5 . 古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其中秦朝担任此职责的官员是(   
A.御史大夫B.太尉
C.刺史D.锦衣卫
2016-11-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上海闵行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考试历史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2016-11-27更新 | 19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1
7 .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2016-11-27更新 | 57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届辽宁大连二十四中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8 . “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材料意在强调(     
A.废除宰相的必要性B.设置宰相的重要作用
C.君主专制的局限性D.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
B.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
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
D.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
10 . “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
A.总领百官,监督军旅B.典正法度,以正纲纪
C.检查户口,征收租赋D.提督学政,表彰善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