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中央官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现存的古籍中没有任何记载秦始皇任命某人担任过此职位,故此推断是秦始皇亲自掌军权。秦始皇这么做是因为:
A.没有合适的人选
B.加强皇权的需要
C.中央官制不成熟
D.统一战争已结束
2 . 王家范先生说,我之所以不满意以“专制”一词说死中国帝制,因为这种来自西方的成见,每每看不清中国两千年帝制实依赖于发达的行政官僚制度。王先生旨在强调
A.承相制度有效制约了皇权
B.中国的帝制并非专制制度
C.历史研究应考虑地域差异
D.官僚政治具有积极的作用
3 . 虎符是古代调兵的信物,在秦时多有发现.如阳陵虎符(下图)中有“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等错金文字,十分精美。由此可以推断
A.当时的将领与君主相互制约
B.君主对军队的控制十分严格
C.贵族与君主联合执掌军权
D.统兵权与调兵权有效分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都是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的,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出
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
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
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其中包括廷议制度,即国有大事皆由朝廷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据此可知该制度
A.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
B.标志君主专制的强化
C.导致中央集权被削弱
D.加强了对百官的监督
2019-05-17更新 | 397次组卷 | 6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怀化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面为“九卿”的职能表
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掌宗庙礼仪掌皇宫保卫掌宫廷车马仪仗掌司法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事务掌皇族事务掌财政税收掌皇帝私有财政

由此可见,秦朝官僚机构
A.家国一体色彩浓厚
B.职无常守现象普遍
C.分工明确效率较高
D.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7 . 秦朝的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这表明当时
A.世卿世禄
B.唯才是用
C.家国一体
D.官员繁多
2019-05-0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金山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8 .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材料描述的秦代中央官职是
A.丞相
B.典客
C.道啬夫
D.鸿胪寺
2019-03-27更新 | 348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A.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B.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C.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2019-02-17更新 | 35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辽宁大连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相国,复置丞相,设一员称丞相,设二员称左、右丞相,确立了丞相制度。秦始皇的举措意在
A.恢复传统官制
B.减少决策失误
C.强化专制统治
D.完善中枢机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