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中央官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晋书》“秦变周官,汉遵赢旧,或随时适用,或因务迁革,霸王之典,义在于斯,既获厥安,所谓得其时制者也。”材料意在强调
A.秦朝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成就霸业
B.汉代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未取得重大突破
C.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奠基时期
D.政治制度建设应该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

2 . 宰相是中国古代辅政首脑的统称,它上承皇帝制度下启官僚制度,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及宰相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

材料二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

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
西汉咸阳(4)、沛县(7)
唐朝长安(28)、咸阳(7)、西安(10)(今浙江衢州)、秦安(12)、陇西(6)、闻喜(8)、苏州(6)、安平(7)、洛阳(12)、荥阳(6)
两宋开封(7)、杞县(3)、安次(3)、寿县(4)、衙县(3)
晋江(6)、余姚(3)、湖州(3)

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以上两则材料均据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整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宰”和“相”是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再后来宰相失职,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这表明
A.宰相制度起源于西周
B.中国古代家国一体
C.官僚政治不断发展
D.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以下是秦朝九卿职责一览表,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
职务职责
奉常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
郎中令宫中警卫
卫尉宫门警卫
廷尉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
典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
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
治粟内史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
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太仆负责宫廷车马
A.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
B.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C.职能分工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原则
D.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

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江苏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西汉114712117
6349672144272010
两宋208284821981514
792841571961012

材料二历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数目统计表

宰相籍贯分布中心地点及数目(后者用括号表示)
西汉咸阳(4)、沛县(7)
唐朝长安(28)、咸阳(7)、西安(10)(今浙江衢州)、秦安(12)、陇西(6)、闻喜(8)、苏州(6)、安平(7)、洛阳(12)、荥阳(6)
两宋开封(7)、杞县(3)、安次(3)、寿县(4)、衢县(3)
晋江(6)、余姚(3)、湖州(3)

注:材料一、二表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陈国生《论我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三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相权愈重;时代愈后,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不断用近臣外派来掌控国家,一旦权重,即被替代闲置。)

—摘自李俊《中国宰相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论证材料三中关于中国宰相制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是秦始皇时期所任丞相的情况,此表反映了秦朝
姓名籍贯任相时间位序
吕不韦濮阳庄襄王元年至始皇十年
昌平君始皇元年至二十一年
隗壮始皇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
王绾始皇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
冯去疾韩上党始皇三十四年至始皇三十七年
李斯楚上蔡始皇三十四年至始皇三十七年

A.注重实效和利益的功利主义B.以地域划分进行管理与统治
C.丞相协助天子处理国家政务D.大事上存在明显的制度局限
2017-06-0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5月全程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
A.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
C.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
2017-06-04更新 | 590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卷
8 . 秦汉时设朝议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结果一般由宰相领衔上奏,最终决断权归皇帝所有。这一制度
A.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C.体现了权力的平衡与制约D.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
9 . 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2017-02-24更新 | 290次组卷 | 33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届高三下学高考前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