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中央官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022-06-14更新 | 7345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代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名位在御史大夫之上,然而御史大夫所拥之实权,却比丞相大得多,其职司范围不仅限于“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还掌管全部律令。秦朝这制度设计体现了(     

A.三公之间的权力斗争公开化B.皇帝失去对三公权力的掌控
C.权力分割与牵制的政治权术D.君主专制必然导致权臣专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论及“良吏”的判定标准:其一,明法律令;其二,人臣之忠。这种判定标准最能说明秦朝(     
A.治理国家遵循以法治国B.以品行作为选官标准
C.官员评价服务专制统治D.重视官员的法律素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保持皇权在中央的专制地位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秦代设置了三公九卿来辅佐皇帝组成中央政府,其中“三公”包括(     )。
A.司徒、司马、司空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中书令、尚书令、侍中D.宰相、枢密使、三司使
6 . 阎步克先生认为,秦汉王朝是帝国时代的开端,具有开创奠基的意义,秦汉帝国的最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以上特征的是
A.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B.宗法制、皇帝制、二府三司制
C.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D.郡国并行制、皇帝制、世官制
2020-09-04更新 | 903次组卷 | 5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
A.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B.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
C.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D.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2021-03-07更新 | 427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戍边,动辄数万家……

(1)据材料一分析:“寡人”指的是谁?涉及他创建的哪些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所显示的这些事实在秦朝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新学伪经考》


(1)材料一与什么制度的创立有关?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李斯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别说明该建议的实施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10 . 如图所示是中国某朝代中央的官僚机构示意图,该制度创立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