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据下表所列评论, 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柳宗元“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张居正“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
梁启超.“其(秦始皇)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其政治所设施,多有皋牢百代之概。”
A.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B.时代变迁决定评价差异
C.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D.立场不同导致褒贬不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明同学参加了以“历史 上的集权与分权”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必要的集权和有条件的放权,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 ——[美]拉斯韦尔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是“一"与"多"的统一,彼此不可分离,"多"通过"一"来实现。因此,中央政府离不开地方政府,反之亦然。 ——毛泽东
材料◆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较之前出现的变化特点是:良性互动逐渐取代零和博弈;中央权威和地方权限双向增长;地方权限和地方责任同步上升。
—摘编自易承志《转型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特征,趋势与路径分析》
南斯拉夫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自治社会主义制度,它自成一体,独树一帜,避免了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带来的诸多弊病,可是却建向另一个极端,因为过分强调自治,为南斯拉夫危机失控并最终解体理下了制度性隐患。
——摘编自陈新明《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失致—一关于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思考》
◆在联邦主义下,虽然联邦政府与各成员政府都处在共和的国家主权下,但是他们在承认各自在法律和行政上的独立前提下,保持着一种合作和协调的关系。这样就在美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内保证基层的民主。在美国实行的联邦制保证了一个多种族和民族的国家稳定。
——摘编自元子龙《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集权与分权的困境探究》
通过研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战国秦汉之际,华夏范围内东西之间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秦统一后,将秦的制度强制推行到东方;西汉初年,汉廷与关东诸侯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汉武帝时局面得以改变。这说明
A.大一统制度消除了地区文化隔阂B.战国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连续性
C.郡国并行制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D.政治重心的转移有利于巩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福山指出,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现代”是指
A.严密的法律体系B.精细化的基层管理
C.理性化官僚体系D.大一统的儒家政治
2022-03-05更新 | 1269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界对于大一统的认识,长期以来被学人置于专制主义进路中加以批判和解构。如梁启超认为大一统由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和文化上的意识形态专制构成,抑制了共同体演进的竞争活力,导政了现代转型期道遇列强后的不断挫。穆则认为不能“以一时进落为彼我全部历史之评价”“毁我就人”,而要对国史“探其本而揽其全”,探究“我民族数千年文化本源”。大一统至少包括了三个居面的机理,即追求团结统一而反对分裂的国族取向、一系列旨在抟成凝聚的中心性政治安排、一个现世取向的富含韧性与弹性的文教系统(道统)。大一统不仪仅是一种国家理论,它的终极理想在于天下太平和世界大同,在于凡有血气莫不尊亲的天下。

——摘编自任锋《大一统与政治秩序的基源性问题一一钱穆历史思维的理论启示》


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7 . 南郊告代祭天地礼为东汉光武帝所创,可视为郊天礼的特殊形式。晋明帝出继大统,因未亲行郊天礼,大臣王敦称之"尚未南郊,何得称天子"。对上述历史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汉光武帝开创皇权专制制度B.晋明帝的地位受到权臣威胁
C.皇权受命于天并非不证自明D.郊天礼是皇权正统性的渊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我们说中国古代的君主集权制是一种有限民主制的时候,我们必须把自己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中,在当时所能允许的范围内来理解自由、民主及专制的问题。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抑或是在文化上,当我们将其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领主制相比时,都可以看到它所具有的很大民主成分。

正是中国大一统制度所具有的这种巨大包容能力,使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获得了比中世纪欧洲宽松得多的环境条件,从而使中国古代人民享有很多欧洲中世纪人民所不敢想象的自由和民主。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二   毛泽东认为,现在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既不是欧美式的宪政,“也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同时,他认为,“目前准备实行的宪政,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就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反动派的专政”(1940220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不同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政权,尽管二者都实行民主集中制。苏维埃政权是苏联模式的简单照搬,党组织的意志直接面对国家行政机关,并起支配作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作为民意机关的参议会,参议会由民选及政府聘请的参议员组成。参议会比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人员构成上要广泛得多,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救国会员、无党派人士,甚至还有居住在边区的国际友人。

——摘编自唐江丽《毛泽东关于“宪政”到底说了什么》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世纪欧洲相比中国古代“有限民主制”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民主宪政方案的依据,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2022-02-1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朝芝罘碑文中记载:皇帝哀众,遂发讨师。……义诛信行……烹灭强暴,振救黔首;琅邪碑文中也有记载:端平法……同父子,圣智仁……上农除末。由此可知
A.秦朝执政严格奉行法家思想B.百姓为秦始皇歌功颂德
C.儒家思想在秦朝有一定影响D.秦朝短命而亡另有其因
2022-01-13更新 | 761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西方制度建设
(1)某高三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如下知识表格,请按照上下文提示完成填充。

(2)根据上述表格概括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3)同学们还进行了关于“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比较”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研究内容。
2022-01-01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