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2 道试题
1 . “元代的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下列选项与材料信息对应正确的是(     
A.“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涂改之意)而奏换。”
B.“总政务、统率百司、领省事,参决军国重事。”
C.“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
2 . 汉武帝时期,每年八月都要举行宗庙大祭,皇帝召集诸侯祭祀时,大祀日饮酌酒,诸侯献金助祭。凡诸侯所献贡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该规定(     
A.利于调节各郡国之间关系B.加强了朝廷的权威
C.表达了对祖先神灵的敬畏D.收回了地方铸币权
3 . 北宋时期,禁军一半驻京师开封,一半驻地方,“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这一做法(     
A.防止了将领与兵士相结合B.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统治策略
C.旨在分割中枢机构的军权D.有利于结束武人专权的局面
4 . 西汉时期,吴地“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即官府按照“平贾”(官府评定的市场价格)付给服更役者工钱,以吸引中央辖区农民流入此地。这表明当时(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C.官府加强经济控制D.南方商品贸易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
2022-06-09更新 | 15645次组卷 | 107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乐悬制度是先秦时期有差别地悬挂钟、磬以演奏宗庙之乐的一种政治制度,西汉初期曾一度恢复,但之后走向衰微。这反映了西汉(       
A.官营铸造的施行B.“外儒内法”统治思想的确立
C.宗法秩序的强化D.“郡进国退”政治格局的演进
7 . 《史记》中有“世家”三十篇,记载了自西周至西汉初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汉书》则将汉代王侯勋臣一律编入“传”,删去“世家”一体。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了《汉书》的做法。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A.贵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杀B.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D.官修史书缺乏固定体例
2022-04-28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朝开始建立的伦理道德规范,受异质文化的冲击,在元朝处于王纲解纽与重建的状态,这从元杂剧中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并且常常成功的现象中就可看出。明初,有官员向朱元璋建言禁止“元氏旧俗”“以厚风化”,得到朱元璋赞同。这些现象主要说明元朝
A.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尚未确立B.戏剧社会教化的作用式微
C.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开放性D.理学日趋僵化导致纲常不正
9 . 宋初,曾令诸郡毁废城垣,各地被迫或自发毁弃城壁的现象较普遍,导致许多府州县治所城市长期没有城郭,或虽有旧城而长年不加修理,使其自然废弃。这种不提倡内地州县筑城的政策,基本上延续了整个宋代。宋的这一做法
A.旨在加强中央集权B.促使市坊制度的瓦解
C.造成地方秩序混乱D.践行了无为而治思想
2022-04-13更新 | 613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夫之曾言:“夫封建之不可复也,势也。虽然,习久而变者,必以其渐。秦惟暴裂之于一朝而怨满天下”。钱穆也说:“始皇既卒,赵高用事。天下解体,怨望日甚。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戍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上述材料能够说明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历史规律
B.秦国灭亡根本上缘于郡县制度的推行
C.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的历史原因
D.分封制度的长久延续有利于国家统一
2022-03-29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